鱼我所欲也 课件 ppt.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4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鱼我所欲也 课件 ppt.ppt

鱼我所欲也课件ppt.ppt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鱼我所欲也论证中心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性。论证方法本文用了类比的手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本文一开头就用了比喻论证,把生和义的选择比喻为鱼和熊掌的选择。举例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对比论证:第三段整段用了对比论证,把现在情况和以前的情况作对比。一词多义1而蹴尔而与之。承接连词(或表修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万钟于我何加焉,对3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4得二者不可得兼得,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5为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为了,表目的。第二个“为”:接受。6.之人之所欲定语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的皆有之代词它文中指羞恶的本心得之代词它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与之代词它文中指行道之人乞人受之代词它文中指万钟的俸禄为之代词它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此之谓失其本心结构助词它,指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7.生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获得生命8.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呼尔而与之给9.加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报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10莫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没有什么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没有谁通假字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乡”通“向”,从前。“乡为身死而不受”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所识贫乏者得我与”4.“辟”通“避”,躲避。“故患有所不辟也”5.“辩”通“辨”,辨别。“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今异义1.可以古:能够用来今:能够2.是古:这指示代词今:判断动词3.豆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今:豆子4.钟古:古代的量器今:计时器具5.加古:益处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特殊句式1.判断句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2.省略句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舍生而取义者也。省略主语“我”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动词作名词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孟子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孟子•滕文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2(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8)仁者无敌。(9)人皆可以为尧舜。(1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长幼有序。——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