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1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鱼我所欲也.ppt

鱼我所欲也.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鱼我所欲也解读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重要代表,被人们称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共七篇。《鱼我所欲也》朗读所恶(wù)不可(wéi)苟(gǒu)得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弗(fú)得蹴(cù)尔而与之不屑(xiè)乡(xiàng)为(wèi)为(wéi)之朗读要求小组竞赛:赛读(读音标准,语言流畅加1分,每错一处扣1分)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1)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2)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5)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小组竞赛:1.赛解词(互相提问5个词语,每错一个扣1分)老师抽查:1.译句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重于利,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赏析:本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想一想,说一说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失其本心”中的本心具体指什么?3.中学生中的“义”与“不义”具体表现在哪方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明夏完淳无义而生,不若有义而死---唐王定宝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史记士穷乃见节义---唐韩愈1.总结知识要点2.背诵课文3.写一篇作文现实生活中,面对义和利,你一定也做过许多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印象最深。请根据选择为话题下一篇作文。鱼舍鱼取熊掌熊掌所欲生舍生取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