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作物学概述一、作物学研究粮、棉、油等各类大田作物生产管理和遗传改良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二、作物生产的特点1.严格的地域性2.明显的季节性3.生长的规律性4.技术的实用性5.生产的连续性6.系统的复杂性三、粮食安全的技术途径农业生产的发展依赖于完善农业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和发展农业科技三条主线。我国解决粮食危机的主要途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2、提高单位面积产量3、改善作物品质4、强化产后加工与利用5、调整粮食发展战略开发新的食物源7、立足自给,适当进口第二章作物的分类、起源与分布一、作物的概念作物指由野生植物经人类不断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也可经人工合成(应用生物技术合成新物种)二、分类(一)根据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1、粮食作物(foodcrops)(1)禾谷类作物(cerealcrops)(2)豆类作物(legumecrops)或称菽谷类作物(3)薯类作物(tuberouscrops)或称为根茎类作物2、经济作物(economiccrops)或称工业原料作物(1)纤维作物(fibrecrops)(2)油料作物(oilcrops)(3)糖料作物(sugarcrops)(4)嗜好类作物(stimulantcrops)3、饲料及绿肥作物(forageandgreenmanurecrops)4、药用作物(medicinalcrops)第三章作物品种选育与良种繁殖第一节作物品种及种质资源一、品种的概念指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二、种质资源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各种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遗传材料。品种、类型、近缘种和野生种的植株、种子、无性繁殖器官、花粉甚至单个细胞。只要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都能归入种质资源之内。三、遗传、变异和选择遗传(heredity)指生物的亲代和子代的相似现象。变异(variation)指生物不同个体间性状的差异。选择(selection)指改变不同个体的生存机会或留下后代的机会。四、主要遗传学名词(1)基因(gene)基因是特定的DNA功能片断,携带有特定的遗传信息,是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单位。(2)相对性状相对性状(comparativetraits)指同一性状上差别明显的相对差异。(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allele),等位基因位于同一个基因位点(locus)上。(4)显性和隐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代个体表现的性状为显性(dominance),不表现的性状为隐性(recessive)。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性基因。(5)基因型和表现型个体的遗传组成为基因型(genotype),个体的表现特征为表现型(phenotype)。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6)群体群体(population)是具有一定亲缘关系、享有共同的基因库(genepool)的生物个体的集合。第二节作物的育种方法一、引种指通过搜集、引进种质资源,在人类的选择培育下,使野生植物成为栽培植物,使外地或外国的作物品种成为本地的作物品种的措施和过程。(适应过程)二、选择育种(系统育种)三、杂交育种1、杂交育种的概念通过不同亲本间的杂交,在后代中创造变异并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2、亲本选配原则1)杂交的双亲必须具有较多的优点、较少的缺点,而且其优缺点尽可能达到互补2)亲本之一最好为当地优良品种3)杂交亲本在生态型和系统来源上应有所不同4)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四、杂种优势利用1、概念杂种优势是指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超过其亲本品种的现象。1)生活力:表现出苗势旺,植株生长势强,营养体增加,绿期长;2)产量:表现出结实器官增大,结实性增强,果实与籽粒产量提高。3)品质性状:表现出某些有效成分含量提高、熟期一致、产品外观品质和整齐度提高。4)生理功能:表现出适应性增强,抗病虫性增强,对不良环境条件耐性增强合能力提高。2、亲本选配原则1)配合力高2)亲缘关系较远3)性状良好且互补4)亲本自身产量高,且双亲花期相遇3、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1)人工去雄杂交制种。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生产大量杂交种子。雌雄同株异花的作物如玉米;花器较大的作物如棉花、瓜类;种子繁殖系数大而用种量少的作物如烟草、番茄等。2)化学杀雄。选用一些内吸性的化学药剂,在花粉发育前的适当时期,用适当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