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的基础和例题含有答案.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等三角形的基础和例题含有答案.docx

全等三角形的基础和例题含有答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基础知识1.全等图形的有关概念(1)全等图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例如:图13-1和图13-2就是全等图形图13-1图13-2(2)全等多边形的定义两个多边形是全等图形,则称为全等多边形。例如:图13-3和图13-4中的两对多边形就是全等多边形。图13-3图13-4(3)全等多边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两个全等的多边形,经过运动而重合,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4)全等多边形的表示例如:图13-5中的两个五边形是全等的,记作五边形ABCDE≌五边形A’B’C’D’E’(这里符号“≌”表示全等,读作“全等于”)。A’B’BAC’CE’D’ED图13-5表示图形的全等时,要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的位置。(5)全等多边形的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6)全等多边形的识别多边形相等、对应角相等的两个多边形全等。2.全等三角形的识别(1)根据定义若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分别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根据SSS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法中有一个与(SSS)全等识别法相类似,即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而相似比为1时,就成为全等三角形。(3)根据SAS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机器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法中同样有一个是与(SAS)全等识别法相类似,即一角对应相等而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当相似比为1时,即为全等三角形。(4)根据ASA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5)根据AAS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识别(1)根据HL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SSS、SAS、ASA、AAS对于直角三角形同样适用。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可分为:已知一锐角和一边或已知两边。4.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四种:“SSS”、“SAS”、“ASA”、“AAS”。每一种都有给出三个独立的条件,在具体问题中,题设往往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其余的需要我们自己去发掘和证明。判定方法的选择:已知条件可选择的判定方法一边对应一角对应相等SASAASASA两角对应相等ASAAAS两边对应相等SASSSS具体地说,证明角相等的常用方法有:对顶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相等;同角(或对角)的余角(补角)相等;角平分线平分的两角相等;角的等量代换等。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有:同一线段;中点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等腰三角形的两腰;边的等量代换等。为什么“AAA”和“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是因为有三个角相等,但边不一定相等,则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图13-6,可以看出△ABC不全等于△ADE;同样,如果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也不能确定三角形全等,如图13-7,AB=AB,AC=AD,∠B=∠B,但△ABC与△ABD不全等。AAEDCBDCB图13-6图13-7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如何入手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一般采用“综合法”与“分析法”两种。(1)综合法,就是从已知条件入手,进行推理,逐步向要证的结论推进,如从已知条件中推导出对应边或对应角相等,从而推导出三角形全等。同时,也可以从三角形全等推导出对应边、对应角的相等,达到正题的目的。(2)分析法,即从欲证的结论出发,分析结论成立的必需条件,各种条件联系已知,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逐步靠拢已知条件,从而分析出已知与结论的因果关系。证题时,分析法与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更加有效,证三角形全等时,既要有明显的已知条件,又要有隐藏的条件,通过综合法罗列已知条件,再通过分析法找出隐藏条件,从而得证。二、经典例题例1:(1)已知一个三角形有两边的长分别为2cm,13cm,又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偶数,求第三边长。(2)在△ABC中,已知∠A+∠C=2∠B,∠C-∠A=80°,求∠C。[考点透视](1)考察三边关系的应用;(2)考察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参考答案]解:(1)设第三边为xcm,则即周长的范围是即又L为偶数即第三边长为13cm(2)又由得例2:已知,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于E,求:和[考点透视]考察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角平分线、高线的性质[参考答案]解: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又AD平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