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8?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九一、谈话导入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噩耗传来,全国人民沉浸在万分悲哀之中,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泪水浸透了。当时,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下了道道禁令,不许人们去悼念,不许人民缠黑纱、佩白花。人民不怕受迫害,在1月11日那天,,总理的遗体送去火化后,灵车驶往八宝山革命公墓,要途径长安街。一清早,首都百万群众自发地冒着严寒,扶老携幼,挤在长安街的人行道上,含着巨大的悲哀迎送总理的灵车,与总理最后辞别,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回忆当时那感人的场面。听老师范读课文听了之后,你的心情怎样?二、提出课题。板书:5、十里长街送总理。提问:送,送行、送别。都是什么意思?〔不舍别离、不放心、友情深。〕提问:你从课题中的送体会到一种什么情感?〔周总理虽然逝世了,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今天,首都人民多么希望仍然像过送总理出国访问那样来送。表现了人民热爱总理、思念总理之情。〕三、学习课文1、师:人们知道总理的灵车要经过长安街,一大早,就等候在长安街上,从早晨等到中午,从中午一直等到黄昏。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你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出人民爱总理?2、交流:〔1〕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从两旁、挤满、望不见头、望不见尾看出人多。〕〔2〕人们的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的方向。〔三个都说明人们爱总理的心情是一致的,为失去总理而感到悲哀。〕〔3〕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有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少先队员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A、焦急什么意思?耐心什么意思?B、焦急和耐心放在一起矛盾吗?〔这两词的意思是矛盾的,但在热爱、崇敬周总理这一点是统一的。〕C、青年夫妇呢?〔板书挤下探着张望〕D、少先队呢?〔板书泪痕满面扶着踮着望着〕3、你能想象mdash;下他们当时的心理和语言吗?4、你还读懂了什么?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渲染气氛,好比天也与人同哀,写出人们悲哀的心情。〕5、在十里长街上挤满不同的人,有男的,也有女的,有老,也有小的,但他们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你能说说吗?是有人叫他们这样做吗?〔自发的〕。人们为什么这样做?〔表达对周总理的哀悼〕[6、指导朗读。7、教师小结:课文通过对老奶奶、青年夫妇、少先队员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对周总理的敬爱和沉痛悼念的心情。8、小结:从等灵车这一感人场面中,我们知道了人民对周恩来总理的爱戴之情和沉痛的心情。首都百万人民群众怀着焦急而沉痛的心情,在泪雨与哀号中等啊等,盼啊盼,一直等到夜幕降临,总理的灵车终于开来了。这时人们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读课文的第二段。(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学生交流,边朗读边体会。重点体会:好似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无声地指挥不约而同:写人们看到总理灵车一致的举动,从而间接写出人们同悲共痛的心情,以及对总理的无限热爱。眼睁睁写出了人们望着灵车缓缓前行,想留却留不住的那种无可奈何的神态,表达了人们共同的心愿:希望灵车停下,多看一眼总理。顾不得既反映了人们十分珍惜这一去不返的历史时刻,又表现了人们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悲哀之中,其余一切浑然不觉。(3)就在这长安街,看到此情景,人民群众想到了些什么?指名讲,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既然是非常幸福,应该是愉快的感情,赞美的语言,但为什么几个同学朗读的语调反而消沉,声音反而轻了呢?(4)是啊!这些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然而今天总理却已静静地躺在灵车里。我们再也看不见他那矫健的身影,听不到他那爽朗的笑声,这更增添了人们心中的悲哀。(5)一齐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3.学习第三段。(1)总理与人们心连心。灵车缓缓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人们在人行道上奔跑。此时此刻,人们的心情又是如何?(2)默读课文,在读中找句子,圈词语,说理由,反复读,悟感情。(3)学生交流,重点体会: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表达了人们不忍与总理永别,希望多看总理一眼,希望总理永远与我们在一起。〕(4)如果此时此刻,你也站在长安街上,站在送行的行列中,你会怎么想?(5)灵车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对这二行动,你是怎么体会人们的感情的?(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课堂小结:1、谈话总结: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