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目标心的形状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如将其视为头部,则位于头顶部、几乎环绕心脏一周的冠状动脉恰似一顶王冠,这就是其名称由来。左右冠状动脉是升主动脉的第一对分支。前面观1左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疾病,和其他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如痉挛)而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冠心病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隐匿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五种临床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本病理改变早期为内膜下脂质沉着,继而局部隆起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好发部位依次为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及左冠状动脉主干,多发生在近心端分叉处,导致管腔狭窄,血流受阻,冠脉储备功能降低。当心脏负荷增加或冠脉痉挛,可引起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导致临床心绞痛发作。如长期反复缺血、缺氧,可导致心肌变性及纤维化,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如斑块发生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使管腔闭塞、血流阻断、局部心肌缺血坏死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后,坏死心肌组织修复形成瘢痕称为陈旧性心肌梗死。冠脉循环与心肌缺血冠脉循环:心脏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大部分静脉血通过冠状静脉经冠状静脉窦回流入右心房。心肌供血特点:静息状态下,正常成人冠状动脉血流量(CBF)约占心输出量的5%。心肌平时从血液中摄取的氧(血液含氧量的65%-75%)远较其他组织(10%~25%)要多,已接近于最大量。因此,当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已难于从血中摄取更多的氧,只能通过增加CBF来满足。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flowreserve,CFR):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具有很大的储备能力,在运动、缺氧等情况时,冠状动脉能够适度扩张,CBF可增加至静息时的4~5倍甚至更多,以满足心肌代谢需要。这种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能力被称为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flowreserve,CFR)。室壁节段划分方法RWMA是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缺血敏感和特征性指标,为便于RWMA的定位和定量分析,人为地将左心室壁分为若干节段。1989年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mericanSocietyofEchocardiography,ASE)推荐的十六节段分段法。冠状动脉大体分布冠状动脉分支与其供血区域: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支配左室前壁、室间隔前2/3;左回旋支支配左室侧壁和后壁。(左冠状动脉出问题时,是快速心率失常)右冠状动脉支配右室及房室结和窦房结、心脏下壁.室间隔后1/3(右冠状动脉出问题时是缓慢心率失常)心肌的分段与冠状动脉的关系十六节段划分法首先沿左室长轴,将左心室壁分为三段,产生出左心室三个环状短轴切面,分别为:1、基底段:从二尖瓣环至乳头肌顶部2、中段:即乳头肌段3、心尖段:乳头肌下缘至心尖再参考左室长轴和短轴3600圆周,将基底段和中段按每600划分为一段(12段),心尖段按每90°划分为一段(4段),共计16个节段。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心尖水平)心肌的分段与冠状动脉的关系左室长轴心尖左室两腔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心尖左室长轴(心尖三腔)切面室壁节段与冠脉供血关系对室壁进行节段划分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1、便于对RWMA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2、所划分的各室壁节段与冠脉供血之间应存在相对国定的良好对应关系,便于判断病变冠脉。十六节段分段法各室壁节段与冠脉供血大致关系见下表。室壁运动异常检测与分析二维检查方法1、目测法在实时状态下,目测对比观察室壁运动幅度,确定是否存在局部室壁运动减弱、消失、反常运动及室壁瘤等,并对异常部位进行定位。心肌缺血或梗死室壁节段出现运动异常的同时,正常供血节段室壁可出现代偿性室壁运动增强。室壁运动异常的判断标准室壁运动异常的判断标准室壁运动异常的判断标准附表室壁运动异常划分等级与记分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冠心病的超声诊断主要通过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判断缺血性心肌和梗死心肌。受累节段室壁变薄,运动减弱、无运动或矛盾运动,收缩期增厚率减低或消失。室壁厚度和回声:急性心梗无明显变化,陈旧性心梗梗死节段室壁变薄,回声增强。未受累节段室壁代偿性运动增强。四腔心切面显示,心尖园钝,左室心尖部室间隔运动减弱,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左前降支狭窄75%。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胸骨旁长轴切面显示,中部及心尖部室间隔心肌变薄回声增强。(箭头显示变薄和无运动的室间隔)室壁运动正常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心腔扩大梗死心腔有不同程度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