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卵巢生理二维超声(经腹、经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显像三维超声微泡增强超声造影经阴道超声检查椭圆形实质性结构,内部呈衰减的低回声,卵泡显示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无回声。两侧卵巢大小略有不同,随年龄和月经周期变化。卵巢活动度大,位置不固定,检查时应在子宫上方、后方或远离子宫寻找。卵巢位于髂血管前内侧,此可作为寻找卵巢的解剖标志。卵巢体积虽小,但胚胎组织解剖学和内分泌功能较复杂,因而卵巢肿块种类繁多,性质和形态各异。可分为:卵巢非肿瘤性囊肿(非赘生性囊肿)卵巢肿瘤(良性、恶性)由于卵巢的功能性改变形成的潴留囊肿,多发生在育龄期的妇女,常与妊娠期和内分泌失调有关。体积一般不大,直径在3~5cm较多见。多无临床症状,如发生囊肿破裂或扭转,可出现急性腹痛。多数能自行消退。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约占32%左右。卵巢恶性肿瘤五年存活率仍较低,徘徊在25%~30%。随着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诊治进展,卵巢癌死亡率已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TVS能够清晰显示卵巢肿块的物理性质,进行大小测定,为临床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CDFI通过血流信号的显示与血管阻力指数的测定,诊断与鉴别卵巢良恶性肿块。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后方声影了解肿块的位置,单侧或双侧,单发性或多发性肿块对邻近脏器的影响有无腹水征CDFI显示肿块内血供情况及阻力指数女性月经周期中,成熟卵泡不破裂、不排卵或闭锁,卵泡腔内的卵泡液聚集过多形成囊肿。卵泡期查见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直径小于5.0cm,壁薄光滑。CDFI显示囊壁上无新生血管存在。定期观察可自行消失。多属生理性范围,部分伴有月经推迟,一旦月经来潮,囊肿自然消失,亦可发生于妊娠期的黄体,进入中期妊娠后,囊肿自然消失。超声表现:多为孤立性囊肿,囊壁半透明,表面光滑,多为单房,圆形,直径5.0cm以下,CDFI囊肿周边探及环状彩色血流信号。是指卵泡囊肿壁上卵泡膜细胞的黄素化,多与滋养细胞疾病并存,发生率约为35%~50%。超声表现为:双侧、多房性,大小从几毫米到直径20cm或更大,囊肿呈分隔无回声、壁薄,表面光滑。CDFI:在囊肿壁或分隔上探及新生血管存在。常为单房性,可能来自卵泡囊肿或浆液性单房囊肿,临床多无任何表现。超声显示绝大多数病变为单侧、单房性,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形态规则,包膜厚,边界清楚,囊液清亮,生长缓慢。一般不自行消失。多囊卵巢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又称“卵巢巧克力囊肿”。大多数患者有痛经和持续性下腹疼痛。声像图上可分为:1、单纯囊肿型;2、多囊型;3、囊内均匀光点型;4、囊内团块型;5、混合型。声像图类型可随月经周期相互演变。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约50%为双侧发生,分为单纯性及乳头状两种。声像图表现: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壁薄、光滑而完整,内部无回声,乳头状囊腺瘤常为多房,囊内可见局限性、乳头状及结节状的较强回声团突向囊腔。约占良性卵巢瘤的20%,一般为单侧多房,内容物粘稠,体积较大,乃至巨大。声像图表现:囊壁光滑、稍厚,常为多囊,囊内可见线条样强回声分隔,囊内为无回声区。若自行穿破,粘液性上皮细胞在腹膜上种植,可形成腹膜假性粘液瘤。又称皮样囊肿,占卵巢肿瘤10%,双侧发病占2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数在20~30岁。肿块直径一般在5~10cm,多为圆形,表面光滑,常为单房,内含有皮肤、皮脂腺、毛发、牙齿等。临床症状不典型,可发生瘤蒂扭转。2%~4%可发生恶变。声像图表现:脂液分层征面团征瀑布征或垂柳征星花征杂乱结构征CDFI在肿块内部及边界较难探及血管。由于畸胎瘤内部回声与肠曲相似,超声易漏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卵巢上皮癌的50%,2/3为双侧,可为单房或多房。声像图表现:囊壁不均匀增厚,囊内有乳头状强回声,回声比较杂乱,常合并腹水。CDFI显示实质部分血管分布紊乱,血管扩张,血流阻力低。预后较差,5年存活率仅为20~30%。占卵巢上皮癌的40%,多为粘液性囊腺瘤演变而来。声像图表现:为一实性混合性肿瘤,囊壁及囊内间隔变厚且不光滑,内有团块状不均质强回声。CDFI显示实质部分血管分布紊乱,血管扩张,阻力较低,晚期可伴腹水。预后相对较好,5年存活率为40~50%。约占卵巢畸胎瘤的3%。患者发病年龄较年轻,外周血AFP及HCG升高,这是未成熟畸胎瘤的重要临床特征。超声表现:肿块内回声强弱不等,骨样结构呈弧形强回声后伴声影,发团或脂肪团块后方无声影,团块内各种回声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内胚窦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少见生殖细胞肿瘤,占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82.9%,好发于青春期,肿块体积较大。超声下表现为实质性为主的混合性肿块。囊性部分囊壁厚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