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乞巧》教学设计精编.docx
上传人:如灵****姐姐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下《乞巧》教学设计精编.docx

三下《乞巧》教学设计_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下《乞巧》教学设计三下《乞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会“乞”、“霄”两个生字,能区分宵和霄的用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了解“乞巧”这个节日,了解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潜移默化地体会传统文学的魅力。教学重难点: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激发学习古诗与阅读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兴趣,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是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十二月令》是一首童谣,可以跟着音乐来念念。出示音乐和歌谣,请学生念《十二月令》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午六月六,晒霉臭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这歌谣让你联想到哪些诗句和习俗呢?(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日》《清明》习俗:端午赛龙舟、吃粽子、祭屈原、冬至吃汤圆、春节吃饺子……)2.这七月初七,巧食喜鹊啄讲的正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乞巧节,今天我们和诗人林杰一起过一个乞巧节,(板书课题:乞巧,学生读题)一起念念这个节日的名字。3.教学生字“乞”。“乞”怎样写又正确又好看?师板书,生写一遍,师随机评价。给“乞”组个词。什么是“乞巧”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读注释,阅资料袋,从中获得信息,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4.介绍作者。师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林杰六岁能作诗,出口成章。这首《乞巧》是林杰仅存于世的两首古诗中的一首。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1.打开书本p122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把诗句读通顺。生自由读。2.谁先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3.学习“宵”和“霄”。在第一句里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宵—霄,板书)怎么来记住这两个字呢?(“宵”字是宝盖头,“霄”字是雨字头)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快向字典老师请教吧!(“宵”是晚上,“霄”是天空)向字典请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⒋运用宵霄九()云外碧()夜()今()元()三、品读鉴赏,积累内化。1.学习古诗不光要会读,我们得理解诗句的意思,更要感受诗人的情感。?自由读,猜猜诗的意思。——相互交流2.学习第一、二句(出示: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读着这两句诗,你知道了什么?(理解“七夕”、“碧霄”、了解“牵牛织女星”,说简单的神话故事)3.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此时,林杰仰望苍茫无际的星空,情不自禁地吟诵道: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想一下,诗人此时脸上的神情是怎样的?(悲伤、喜悦)随机请学生读这两句。4.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林杰想到了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同时看到了人间,年轻的姑娘在——(出示: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读着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理解“家家”、“穿尽”、“几万条”)随机指导朗读,读出人多,线穿得多。,当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