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育多元文化.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反思教育多元文化.doc

反思教育多元文化.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廿四章教育與文化王志弘摘要反思多元文化課程1教育的當前時勢與議題當今世界各國競相標榜「知識經濟」與「智價革命」,謀求經濟發展的優勢,並講求「成人教育」、「繼續教育」或「終生教育」的需要和理念。同時各國都為教育的各種難題困擾不已(教育資源、師資和設備匱乏、學生教育評量成就降低、師生關係改變、學校課程與社會需求難以配合等等),在這樣的年代裡,「教育」似乎已然成為當前的關鍵議題。2教育的當前時勢與議題在台灣的脈絡裡,近年教育領域也發生了許多重大變化,包括:教育改革的持續呼籲,以及官方與民間的種種教改實驗;開放設立新大學與技職院校升格,高等教育急速膨脹;成人及推廣教育擴張(包括社區大學和各大學的推廣教育部或先修班);師資培育法修訂後,各大學普設教育學程,以及與之相隨的中小學師資大幅增加;開放民間編製教科書與教材(形成龐大的教科書產業)。這些現象都讓教育的議題成為值得我們關注的焦點,教育本身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就業)市場」與「產業」。3教育是什麼?《說文解字》中的定義是:「教,上所施下所教;育,養子使作善也。」「教育」的英文是educate,原由拉丁文educare引申而出;照字根的解法,e原本是「出來」的意思,而ducare是「導引、引出」的意思。中西方的著重點各有不同。簡單的說,中國人的教育過程注重模仿和身教,並且是以行善為終極目標;西方則強調,教育是要將個人的原始才能和稟賦引導出來,既不預設內容、也不規範方式。由這兩種對「教育」不同的觀點而產生的爭議,在現代台灣教育中依然可見。4教育是什麼?狹義來說,教育是指體制內的學校教育,狹義來說在台灣,自從民國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後,多數人均有在學校接受教育的經驗。不過廣義的教育廣義的教育則無所不在,即使沒有機廣義的教育會接受學校教育,親族長輩的身教言教(家庭教育)、同儕鄰里的模仿學習、大眾傳媒的耳濡目染,以及電腦時代普及的網路,都能發揮「教育」的功能。5教育與文化的關係論及教育與文化的關係,一直存在兩個相互對立的觀點。一方認為,教育是統治者通過選擇性的文化傳承,藉以進行社會控制的重要機制。另一方則認為,教育這個場域,是為了培養具有批判思維、能進行社會改造和個人主體反思的公民。前者所強調的,是教育作為社會整合與文化延續的功能;被稱為「另類教育」的後者則挑戰這種認知,強調教育不能淪為統治者的工具,而必須「賦權」予被統治者。6789成績單、聯考與准考證10主流教育?控制社會、延續文化的工具自古以來,教育就被統治者視為控制社會、傳承文化的重要機制。本國的語言、習俗、歷史、地理,是各國教育的當然課程,因為那是凝聚認同的重要材料。而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禮」,即是透過教育,要求百姓各安其位,別做非分之想。除了大範圍的國家教育政策之外,從小處著眼,教育作為社會控制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教育體制對於學生的每一個要求,背後幾乎都有其特殊的功能、有其並未言明的意義。好比「穿制服」,可能是為了整齊美觀,培養學生對團體的認同感;可能是為了壓抑學生的創造力、免得他們惹事生非;也可能是為了避免學生之間天真的競爭,突顯了社會上的貧富差距。11主流教育?控制社會、延續文化的工具古今中外所有的執政者,為了維持一個群體的存續、凝聚人民之間最大公約數的認同,無不致力透過教育控制人民,替人民創造「共識」;又因為教育資源有限,所以總是以「人力規劃」的角度制訂教育政策,期望人民擁有符合國家利益的觀念、知識、技能,而且人數比例符合國家需求。這裡要點出的是,雖然完全的控制會使人民的生命力窒息,硬性規定的教育政策未盡人意,但若執政者完全撒手、任教育自由發展,恐怕也會導致國不成國。教育到底應該「控制」到什麼程度?應該「解放」到什麼程度?終究因人因時因地而多所不同,值得深思。12工兵學校預官班部分課程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中共統戰及對策研究。共產主義的興起與沒落。人生、革命、戰爭哲學的建立與貫通。兩性關係之研究。表達技術。軍法教育。心理衛生教育。國軍基層管教作法。部隊安全防範與處理。反情報工作。環保實務。兵種連隊核生化裝備使用與保養。部隊訓練與計劃作為。陸軍基本戰術。地區防禦戰鬥要領。步兵排攻防戰鬥(排攻擊)。作戰計劃與命令。部隊運動計劃作為。手榴彈基本野戰投擲。戰鬥情報指導、搜集、處理與運用。人事判斷。情報判斷與計劃。後勤概論。連營後勤實務。後勤判斷與計劃。參謀寫作。部隊野戰後勤概論與後勤管理概論。參謀研究。勤務支援指揮與參謀作業。軍事測繪概論。作圖與標圖。電腦輔助獲得及後勤支援簡介。兵要調查。工兵部隊編裝特性與運用。連結。植樁。爆破基礎作業。操舟投錨。簡易渡河作業。13另類教育?賦權予被統治者相對於抹殺個體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