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努力****承悦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

【全国重点校】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醴陵二中2018年下学期高二年级12月月考历史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家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诸子()A.提倡政治参与意识B.注重个人道德修养C.主张规范伦理道德D.讲究胸怀宽容博大孔子以“仁”为“至德”,而把孝悌、忠信、礼、勇等都从属于仁的总原则之下。“仁”以“亲亲”为出发点,孝悌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去。孟子将孔子的道德学说加以条理化,提出了“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反映出()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B.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C.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D.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建元元年,汉武帝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其后采用丞相卫绾的奏议:“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这说明()汉武帝开始推行察举制B.西汉政府加强社会思想控制C.汉武政府废除了诸子百家思想D.汉武帝从无为而治转向有为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齐治平”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规范秩序,实现社会和谐C.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朱熹认为:“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表明()儒学家提倡“经世致用”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知当时()晚明时期会社简表名称地点描述讲学会无锡东林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匡社衡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复社吴江张溥、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A.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C.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是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的教师,对智者哲学中积极部分给予了肯定。这主要是针对智者学派()向城邦公民传授参政知识B.肯定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意志C.将研究对象由神转变为人D.鼓励雅典公民要积极参政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旨在通过法治来促进城邦的正义和民主,而先秦法家的法治则致力于君主专制统治,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两者都是以法律来实现中央集权B.两者分别适应了各自政治制度的要求C.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比法家进步D.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人治的最好体现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本·琼生称誉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认为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由此可知,莎士比亚()理性主义灵魂改变人类的命运B.代表了英国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C.倡导的人文精神影响整个世界D.显示工业时代人定胜天的豪情马丁·路德曾说:“除非用《圣经》里的箴言或明白的理性证明我错了,否则我不会放弃我的主张;我不相信教皇的也不相信宗教会议的决定,因为他们不仅明显有误,而且互相矛盾。”这表明马丁·路德意在()反对任何形式的绝对权威B.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C.强调教会用理性引导教徒D.打破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D.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12、宋朝统治者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不仅有助于士大夫施展才智、自由争鸣,且有助于士大夫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明。由此可知,宋朝科技文化的繁荣得益于()政治运作的文明与理性B.统治者对科举制的完善C.文人士大夫的精心钻研D.理学禁锢思想功能缺失下图为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直接、间接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方式。由此可知()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B.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C.社会上层阅读小说侧重于版籍传播D.通俗小说为明清的主流文学“17世纪的科学革命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