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doc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财政与税收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金融学专业(专科)的一门选修课,由浙江电大省管,课内学时72,4学分。财政与税收主要研究和阐述财政与税收的最一般规律和基本理论,介绍财政与税收的基本业务和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明确财政与税收科的研究对象、掌握财政与税收的最基本概念、了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业务,还可以拓宽金融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从事经济工作的综合素质。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财政与税收”与金融专业的相关课程,是金融学专业学生在修完“宏微观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之后开设的,因此,本课程在大纲的编写和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都应该格外重视它的相关性与理论性。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财政与税收科有一个总体的把握。2、牢固掌握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理论,掌握财政与税收的基本原理和学科方法,了解财政与税收科的发展前沿。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财政与税收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现实财政与税收问题;学习掌握从财政与税收业务实践中探索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四、教学媒体主教材为计金标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财政与税收》,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和基本依据;辅助教材为计金标编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政与税收学习指导》,是学习主教材的向导。五、教学要求:第一章市场经济下的财政与金融的关系[重点掌握]1、对财政概念的认识2、市场经济的概念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对财政职能的认识4、公共财政5、从资金联系角度看财税活动与金融业务的关系第二章财政收支概论[重点掌握]1、财政支出的分类2、财政支出范围的确定与财政支出规模分析3、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4、财政支出结构、效益第三章税收原理[重点掌握]1、对税收概念的理解2、税收三性3税收分类4、职能、税收效应、税收作用的关系5、税收原则的理解第四章商品课税和金融企业的纳税业务[重点掌握]1、商品课税的概念和特点2、增值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征税特征3、消费税的主要特点4、营业税的主要征税规定5、增值税税基的规定6、区别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7、理解我国加入WTO后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企业的影响第五章所得课税与金融企业的纳税义务[重点掌握]1、所得额的概念及其与流转额的区别2、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与课税对象3、企业所得税的税率4、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5、企业所得税的申报缴纳6、个人所得税的征税项目及具体范围7个人所得税的税率8、应纳税额的计算9、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0、境外所得应纳税款的扣除11、企业分回利润、股息、红利补税的计算12、居民与非居民的判定13、个人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14、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的规定第六章财政与税收收入总论[重点掌握]1、房产税的纳税人2、契税的纳税人3、印花税的征税范围4、印花税的违章处理第七章税收筹划与金融业务[重点掌握]1、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概念及税收筹划与偷税的法律界定、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区别2、税收筹划的主要方法第八章税收征收管理[重点掌握]1、税收管理体制的概念2、现行税收管理权限的划分3、税务登记的有关内容和流程4、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5、帐簿、凭证和发票管理的有关要求6、税务行政复议7、法律责任第九章公共收费[重点掌握]1、关于公共收费的概念2、关于公共收费的特点3、关于公共收费的作用4、地域管辖权的解释5、国际重复征税的内容6、税收饶让的含义7、关于我国现阶段公共收费管理的基本政策8、关于我国税费制度改革的意义和思路第十章国债原理与我国国债管理[重点掌握]1、关于国债的概念与基本特征2、关于国债的分类3、关于国债的功能4、关于国债的发行方式5、关于国债流通交易的方式6、关于国债的偿还7、关于衡量国债负担的指标第十一章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重点掌握]1、国家预算的概念、分类和作用2、掌握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3、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和特点第十二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重点掌握]1、财政政策的功能2、财政政策的目标3、财政政策工具4、财政政策效应5、财政平衡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6、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7、对中国现行财政政策的分析和中长期财政政策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