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幼儿游戏与指导》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幼儿游戏与指导》(亦称《学前儿童游戏论》)是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必修课。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游戏对于学前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独特价值,了解幼儿园游戏的性质、特点和分类;认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涵义,掌握融合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方法;学习选择和利用玩具和游戏材料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和学习环境;认识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掌握组织、指导、观察分析幼儿游戏的原则、方法和技能。本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前教育理念、构建专业知识基础,掌握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一)知识1.了解关于儿童游戏的当代理论与研究方面的进展与成果;2.了解游戏的文化涵义,了解儿童游戏的社会历史发展及影响因素,认识游戏的文化适应功能;3.了解游戏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关系,认识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了解儿童游戏的发展特点;4.了解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理解和认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意义,认识游戏与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关系;5.认识和了解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性质、分类和特点;6.了解玩具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幼儿游戏与玩具的关系,了解各年龄幼儿适宜的游戏材料与玩具,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儿童游戏场地与器械的特点。(二)能力与技能1.学会学习,具有基本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能够自觉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在阅读中思考,发现问题,形成批判性思维的能力;2.学以致用,掌握组织与指导各类游戏活动的基本技能,包括:(1)幼儿园游戏活动环境的创设、评价和利用;(2)区域游戏活动的组织和指导;(3)户内和户外各类游戏活动的组织和指导;(4)非游戏活动的游戏化;(5)玩教具的选择与利用;(6)儿童游戏的观察和评价。3.掌握基本的研究儿童游戏的方法,能够观察、分析儿童的游戏并提出适宜的教育建议。(三)态度与情感1.认识游戏在幼儿生活与发展中的意义,树立保护儿童游戏权利的意识。2.激发对于游戏和玩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兴趣,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并愿意进一步去探索研究,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3.进一步激发和加深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兴趣和了解,树立为我国儿童和学1前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志向。4.培养诚信笃实、严谨勤奋、不弄虚作假的良好学风,杜绝抄袭作弊的现象。三、课程内容游戏是向学前儿童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注重幼儿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发展与成长,历来是学前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幼儿游戏与指导》这门课程以学前儿童的游戏为研究对象,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等为学科基础,系统研究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分类、发展价值、各年龄幼儿游戏的特点与指导、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与运用、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游戏场地的设计和玩具的选择与评价等问题,说明游戏在学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说明游戏和幼儿的学习、游戏和幼儿园课程、教学的关系,揭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合目的性与规律性。本课程分为七章和两个专题,共48课时,具体内容与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言(2课时)1.教学目标(1)了解游戏的概念(2)了解研究儿童游戏的意义以及儿童游戏研究的历程与研究发现(3)了解儿童游戏研究的基本问题2.知识点(1)游戏的概念与本质(2)儿童游戏研究的兴起与历史发展(3)游戏研究的基本问题(4)游戏研究的视域(5)游戏与学前教育的特殊关系(6)游戏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关系第二章游戏与幼儿游戏(5课时)1.教学目标(1)了解游戏的文化含义。(2)了解幼儿游戏的特点,掌握判断幼儿游戏的基本标准。(3)了解游戏促进幼儿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性及情绪情感发展的价值。2.知识点(1)游戏期及其意义(2)幼儿游戏的特点(3)游戏与幼儿的学习(4)游戏与儿童发展(5)游戏与幼儿的权利第三章专题1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游戏(5课时)1.教学目标(1)理解从社会文化视野认识和分析儿童游戏的价值。(2)知道游戏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受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文化因素的2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3)了解中国儿童游戏的特点,以及其与中国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4)感受现代儿童游戏和玩具的文化含义,思考现有社会环境下儿童游戏的理想形态。2.知识点(1)社会文化视野下关注儿童游戏的方式和价值。(2)游戏的文化品性。(3)中国儿童游戏的特点。(4)现代儿童游戏与玩具的文化含义。第四章专题2儿童游戏理论(6课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