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音景****ka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数学教案.docx

高一数学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数学教案高一数学教案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高一数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解二分法求解方程的近似解的思想方法,会用二分法求解具体方程的近似解;(2)体会程序化解决问题的思想,为算法的学习作准备。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求解方程近似解的实例中感知二分发思想;(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会二分法的程序化解决问题的思想,认识二分法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②培养学生认真、耐心、严谨的数学品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二分法求解函数f(x)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难点:为何由︱a-b︳<便可判断零点的近似值为a(或b)?三、学法与教学用具1.想-想。2.教学用具:计算器。四、教学设想(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提出问题:(1)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公式求根,但是没有公式可以用来求解放程㏑x+2x-6=0的根;联系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能否利用函数的有关知识来求她的根呢?(2)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函数f(x)=㏑x+2x-6在区间内有零点;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找到这个零点呢?(二)、研讨新知一个直观的想法是:如果能够将零点所在的范围尽量的缩小,那么在一定的精确度的要求下,我们可以得到零点的近似值;为了方便,我们通过“取中点”的方法逐步缩小零点所在的范围。取区间(2,3)的中点2.5,用计算器算得f(2.5)≈-0.084,因为f(2.5)xf(3)<0,所以零点在区间(2.5,3)内;再取区间(2.5,3)的中点2.75,用计算器算得f(2.75)≈0.512,因为f(2.75)xf(2.5)<0,所以零点在(2.5,2.75)内;由于(2,3),(2.5,3),(2.5,2.75)越来越小,所以零点所在范围确实越来越小了;重复上述步骤,那么零点所在范围会越来越小,这样在有限次重复相同的'步骤后,在一定的精确度下,将所得到的零点所在区间上任意的一点作为零点的近似值,特别地可以将区间的端点作为零点的近似值。例如,当精确度为0.01时,由于∣2.5390625-2.53125∣=0.0078125<0.01,所以我们可以将x=2.54作为函数f(x)=㏑x+2x-6零点的近似值,也就是方程㏑x+2x-6=0近似值。这种求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1.师: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上边的这段文字,结合课本上的相关部分,感悟其中的思想方法.生:认真理解二分法的函数思想,并根据课本上二分法的一般步骤,探索其求法。2.为什么由︱a-b︳<便可判断零点的近似值为a(或b)?先由学生思考几分钟,然后作如下说明:设函数零点为x0,则a<x0<b,则:0<x0-a<b-a,a-b<x0-b<0;由于︱a-b︳<,所以︱x0-a︳<b-a<,︱x0-b︳<∣a-b∣<,即a或b作为零点x0的近似值都达到了给定的精确度。(三)、巩固深化,发展思维1.学生在老师引导启发下完成下面的例题例2.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2x+3x=7的近似解(精确到0.01)问题:原方程的近似解和哪个函数的零点是等价的?师:引导学生在方程右边的常数移到左边,把左边的式子令为f(x),则原方程的解就是f(x)的零点。生: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画出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确定零点所在的区间,然后利用二分法求解.(四)、归纳整理,整体认识在师生的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列问题:(1)本节我们学过哪些知识内容?(2)你认为学习“二分法”有什么意义?(3)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五)、布置作业P92习题3.1A组第四题,第五题。高一数学教案2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必修1》(人教A版)《1。2。1函数的概念》共3课时,本节课是第1课时。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如物体运动,气温升降,投资理财等都可以用函数的模型来刻画,是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世界和预测未来的重要工具。函数是数学的重要的基础概念之一,是高等数学重多学科的基础概念和重要的研究对象。同时函数也是物理学等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知识和研究工具,教学内容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主体内容,学生在中学阶段对函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一)初中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刻画函数,初步认识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和二次函数;(二)高中用集合与对应的观点来刻画函数,研究函数的性质,学习典型的对、指、幂和三解函数;(三)高中用导数工具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1、有利条件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有效的概念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