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编辑最新精选实用】.docx
上传人:睿德****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学教案【编辑最新精选实用】.docx

科学教案_87.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教案科学教案【合集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科学教案篇1沙子的秘密设计依据: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幼儿清楚的看到沙子是不溶于水的一种自然物。丰富感性经验,感知干沙与湿沙的不同。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发现问题,找出答案,运用比较法加深对沙的认识。观察现象会让幼儿觉得好奇、神秘,在这种心理驱动下幼儿能积极、愉快地掌握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通过沙路与水泥路面的比较,幼儿能初步了解现象与事物的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师幼之间互相传授经验这两条途径,验证沙的特性,体验玩沙的乐趣。分组玩沙的环节,能让幼儿进行各种在沙中的操作活动,同时,在教师分组进行指导下,幼儿能更好的玩沙,并得到一定的玩沙经验。通过鼓励的形式,让幼儿想出多种除了教师提供的玩沙游戏。最后让幼儿自己来说一说玩后自己对沙的亲身感受。活动目标:1、感知沙子的不溶于水等的特性,说出干沙与湿沙的不同。2、初步了解沙与建筑物的关系。活动准备:水、水桶,磨具、筛子、各种玩沙工具等。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来了解沙是不溶于水的一种自然物。T:沙放在水里有什么变化呢?(小朋友自己做实验,把水倒进桶里,用小棒搅拌并观察)教师小结:沙不溶解于水。并联想不溶解于水的物体。二、探索感知沙子的特性及干沙与湿沙的不同(重点)1.教师和幼儿一起赤脚分别在干沙和湿沙上自由活动,做一做各种动作。T:小朋友喜欢干沙还是湿沙?为什么?踩在沙上有什么感觉?2.让幼儿两人一组用筛子筛沙子,边筛边观察。T:筛子里的沙子哪去了?小石头会漏下去吗?沙子是什么样的?1、教师小结T:沙子是由许多细小的颗粒组成的,沙能流动。4.请幼儿用力踩踏刚翻的新沙。T:发生了什么现象?为什么?5、小结T:通过我们的小脚用力踩在沙子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沙粒与沙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6、沙与水泥的结构不同,走在上面的感觉也不相同T:那么用力踩水泥路面会陷进去吗?为什么在沙路上骑车费力,在水泥路上骑车省力?7.谈话T:小朋友喜欢怎样玩沙?请你来玩一玩!(请给本幼儿进行玩耍)8、教师小结T:沙子有各种各样的玩法,可以挖、装、筛,可与水混合玩等。三、幼儿自由玩沙中的各种游戏,探索玩沙的技能,教师分组指导(难点)1.用各种深浅不同的模子做蛋糕,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帮助幼儿掌握这样几方面的技能:沙的湿度,用手压沙的力量。T:做蛋糕的这组小朋友要注意利用好磨具,蛋糕不碎最重要的还是压,要压的紧!2.挖井、造房子等,丰富经验:T:想做建筑师的小朋友在挖土时要细心、耐心,及时整修,沙土要压紧。3.筛沙子T:筛沙子组的小朋友要将沙放在手指、手心上抖动,观察手指、手心上会留下什么?沙还可以放在哪些部位抖动?科学教案篇2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谈论各地不同的冬天。“我们都知道南京(指本地)的冬天有时刮冷风、有时结冰、有时下雪,树叶落了,小草枯了,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是不是每个地方的冬天都是一样的呢?你听过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吗?请大家谈谈,你在哪里见过冬天,那是什么样的,你还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过冬天吗?说给大家听听,带照片的就讲讲照片上的情景。”让幼儿充分发言,注意强化那些重要的描述。2.介绍北方的冬季特征。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画面“冰雕”。“这里的.冬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冰雕”(因为这里冬季气温特别低,冰层很厚,几个月不化)3.介绍春城昆明的冬季特征。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画面“春城的冬天”,介绍昆明实际上一年到头都是春天。冬天也和春天一样,植物繁茂。郁郁葱葱,鲜花盛开,从不下雪,不结冰。人们穿着单薄。“这里有冬天吗?”4.小结。活动延伸观看世界各地冬天的录象。活动目标1.拓宽幼儿知识面,使幼儿了解在我国不同的地方冬季温度不同,景象也不同。2.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1.请幼儿回家向家长了解他们冬天在哪些地方生活过,那些地方的冬季是什么样的,收集一些照片。2.教师了解幼儿在哪些地方过冬天,有些什么经验。3.幼儿用书画面“冰雕”、“春城的冬天”。科学教案篇3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来自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第二课《点亮小灯泡》。本科教材由“小灯泡的构造”、“让小灯泡发光”两大部分组成,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探究有关“电”的奥秘的兴趣。教学理念:新课程新标准,现在的教学要强调发挥师生之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恰当指导,使学习有明确目标、融洽氛围、师生投入、勇于开拓实践的高质量学习。教学中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微小变化开始,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