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doc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杨传海课堂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在师生和生生之间进行的围绕一定教学目标的交流合作和沟通活动,其中不仅有认识、经验的交流和沟通,更多的是情感、态度的沟通和碰撞,同时课堂中的即时评价对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的价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时,如何实施即时评价,才能增强它的有效性呢笔者通过实践,摸索出一些有效策略供同仁参考。一、合理评价,点拨激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斯坎贝尔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情感需要,这种需要决定着孩子们行为中的很多东西愉快,满足,高兴,当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内心就会产生奋进的火花。”如果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运用的合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激发。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常设置一些情景,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给予合理的评价。当学生思路受阻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点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自尊心的满足,为下一步解决问题,补充与完善答案奠定基础。比如,在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末”对“双氧水分解制氧气”有催化作用,学生们大多是这样设计的:将少许的红砖粉末加入到装有双氧水的试管中,看是否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此时,我问同学们:“根据你们的设计我可能会认为这大量的气泡是红砖粉末产生的,这说明你们的设计有不完善的地方,能改进一下吗”此时同学们又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我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些小组的讨论陷入了僵局,此时,我对该小组的同学说:“别着急,让我来给你出出主意,你们好好领会课本上关于催化剂的定义,看看作为催化剂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最后,该小组的同学茅塞顿开,很快设计出了较好的实验方案,并且很自豪地对全班汇报了本小组的实验设计。我用了这样的语言进行评价:“刚才我看到每个小组都在积极动脑,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事实证明,你们是好样的,你们完全有能力学好化学。”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的评价合理,巧用点拨激励,会激发学生大胆探索知识的热情。二、巧问巧评,鼓励质疑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完成课堂教学,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去探索,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所设的问题过于简单,一问只能一答,不仅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感枯燥无味,而且也使教师评价趋于单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巧妙地设计问题,将知识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思路的广阔性融为一体,使问题能引人入胜,掀起波澜。学生回答后,通过老师即时评价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发言各有各的价值,从而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感受成功的喜悦,在获得心理满足的基础上,愉快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比如在学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后,我布置学生做一个家庭实验:取两根长短不一的蜡烛点燃,然后用大杯子把它们罩住,观察哪一只蜡烛先灭。学生做完实验后,纷纷告诉我,高的那只蜡烛先灭了,学生感到非常疑惑;有的同学告诉我,他做了好多次,即使把杯子换成很大的,结果也是上层蜡烛先灭,这跟他们预期的下层蜡烛先灭完全相反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看着同学们急切的样子,我首先表扬了大家:“你们真是好样的,对实验中的问题没有简单放过,而是多次实验,反复验证,很多科学家就是抓住实验中的细小问题做出了伟大的科学发现,如果你们能对问题进一步思考,那就更好了”接着,我就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思考上层蜡烛先熄灭,肯定是二氧化碳向上散发了,二氧化碳为什么会向上散发呢我点拨了一下生活中热气球的原理,此时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使得二氧化碳来不及下沉,都聚集在上方。这时,我趁势对同学们说:“有时人们思考问题会形成思维定式,希望同学们今后遇到问题时不要局限于原有的知识,而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质疑,这样努力下去,说不准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呢”三、学生互评,互相促进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总是以一定的价值尺度为基础的。教师在进行课堂即时评价时,即要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把自身的行动及其结果与一定的价值尺度相比较的过程。通过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这是学生个体良性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2同学评价。人总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反映中去认识自己,虽然这种认识有偏差也许别人的认识是偏见,也许别人的标准与自己的不尽相同,等等,但人总是有社会角色期待心理的,如果别人对他的评价是比较好的,他就会按着这个期待去行动。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个心理特点去引导学生的行为,这样做不仅会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就学生而言,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也会上一个台阶。教师让学生自评,互评时要注重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