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识读教学模式(11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多元识读教学模式(11篇).docx

多元识读教学模式(11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多元识读教学模式(11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多元识读教学模式篇一论文摘要:随着英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多元文化的不断渗入,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都对中职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介绍多元识读教学法及其教与学的模型,结合江苏省新版中职英语教材基础模块下册unit4what’sinfashion?为实例,谈多元识读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论文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多元识读教学法应用方法一、引言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日益全球化,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英语是江苏中等职业教育外语教学的主要语种。根据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的风向标——英语技能大赛的引领下,并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够用、实用的语言基础,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语言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一种比传统的单纯语言教学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多元识读教学法应运而生。二、何为多元识读教学法“多元识读”教学法是当今世界较为新颖的教学理念,在我国尚处于分析和应用的初期。“多元识读”(multiliteracies)这个概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澳大利亚。1994年9月,来自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11名语言学家在美国新罕布洲的新伦敦召开了为期5天的会议,正是在这个会议上他们提出了“多元识读”这个概念。从起,多元识读教学法逐渐在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始应用,该教学法突破了外语教学中以语言为中心的传统识读教学模式,利用声音、图片、颜色、动漫、录像和创设的情境相结合,着力提高学生多元识读的能力。同时,多元识读教学法克服了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language—centered)灌输式(thetransmissionmodel)教学模式的缺点,注重运用各种符号资源习得语言和文化,使英语学习不再是单边的接受过程,而是了解、比较和批判性吸收多元文化,通过交流融会而达到创新知识的目的的过程。三、多元识读教学法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启示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的时代,多元识读教学法适用于中职英语教学。若教师能掌握多元识读教学法的理念,有效地将它贯彻于英语教学中,就定会提升和拓展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方法技能,培养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英语课堂教学,多元识读教学具体可以分为四步:情景操练(situatedpractice)、明确指导(overtinstruction),批判性框架(criticalframing)和改造式操练(transformedpractice)。如何将多元识读教学法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新课程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下面以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新版英语教材基础模块下册unit4what’sinfashion?谈多元识读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1.情境操练。是指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根据背景、知识和经历扮演不同的角色,沉浸于构建意义的操练之中。从秋季学期起,在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新版英语教材,其编排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场景为主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的主题活动。在第四单元听说板块whatshouldiwear?的教学中,在学生对范例对话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设计若干个生活或工作的场景,如ifyouhaveadate/party/interview,whatwillyouwear?同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及设备的运用,在ppt中呈现相应的场景图片或影像,让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产生一系列冲击,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教师所设计的场景中,从而进行对话活动,这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有效性。在活动呈现之后,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2.明确指导。是指教师积极干预。教师在学习者学习活动中起支架作用,引导学习者利用已有知识和经历进行自主探究,扩展新知识,并将新知识转化为更高程度的理解和表征能力。教师搭脚手架让学生进入情境,并辅助他们独立探索和发现、协作学习以发掘他们主动构建意义的潜力,在交流协商中通过意义建构实现知识扩展。第四单元分为7个相对独立的板块,依次是warm—up,listeningandspeaking,readingandwriting,languageinuse,reallifesk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