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预防和控制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38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鼠疫预防和控制培训课件.ppt

鼠疫预防和控制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鼠疫预防和控制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染菌的鼠蚤传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属国际检疫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法定甲类传染病。一、病原体及致病性鼠疫耶尔森菌G-,无鞭毛、无芽胞,不活动,可形成荚膜。菌体含有内毒素,并能产生鼠毒素和一些有致病作用的抗原成分。内毒素所致的病理变化主要是末梢血管损伤、肾小管损伤和肝脏脂肪变性。鼠毒素为一种可溶性蛋白质,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对小鼠和大鼠均有较强的毒力,所致的病理变化主要作用于末梢血管,导致血液浓缩和休克;肝脏出现脂肪变性和局部的出血性坏死病变。抗原成份:(1)VW抗原与细菌侵袭力有关,可增强细菌毒力,抑制人体吞噬作用,使细菌。(2)FI(抗吞噬作用因子I):是荚膜Ag,属糖蛋白,特异性高,感染5-7天后可出现相应Ab,2-4W达高峰,有保护作用。(3)MT(鼠毒素):有外毒素作用(4)内毒素:可引起机率高热、寒战、休克及DIC二、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概况传染源:1、主要是鼠类和其他啮齿动物。2、主要储存宿主以旱獭和黄鼠最为重要。褐家鼠是次要储存宿主,但却是人间鼠疫的主要传染源。3、肺鼠疫病人是续发人间鼠疫的重要传染源。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亦应引起重视。传播途径:②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类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引起腺鼠疫。③呼吸道飞沫传播:肺鼠疫病人痰中的鼠疫耶尔森菌可借飞沫构成“人—人”之间的传播,并可引起人间的大流行。易感性:人对鼠耶尔森菌普遍易感,并可为隐性感染。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使易感性降低。人间鼠疫与鼠间鼠疫的关系人间鼠疫流行,恒发生于动物间鼠疫之后。首先是野鼠间鼠疫流行,再由野鼠传至家鼠,家鼠患病后大批死亡,鼠蚤离开死鼠另找新的宿主,人被叮咬而被感染。鼠间鼠疫:野鼠----野鼠野鼠----家鼠家鼠----家鼠人间鼠疫家鼠----人人----人三、发病机理及病理改变发病过程3、由呼吸道排出的鼠疫耶尔森菌通过飞沫传入他人体内。则可引起“原发性肺鼠疫”。4、各型鼠疫均可发生鼠疫败血症。20病理改变黑死病:皮肤缺血、出血、坏死。人死亡后,皮肤呈黑色三、临床特征潜伏期:腺鼠疫多为2-5d。原发性肺鼠疫数小时至3d。一、一般表现: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迅速升至39-40℃,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粘膜出血等。继而可出现意识障碍、言语不清、步态蹒跚、腔道出血及衰竭和血压下降等。二、临床分型: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及其他病初即有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淋巴结及其周围组织显著红肿热痛,以病后2-3d最重。若治疗及时,淋巴结肿可逐渐消退;治疗不及时,1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常可发展为败血症或肺鼠疫。腺鼠疫淋巴结炎(二)肺鼠疫既可是原发性,亦可为继发。原发肺鼠疫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呼吸促迫、发绀、咳嗽、咳痰,痰为粘液或血性泡沫状,而肺部仅可闻及散在的湿啰音或轻微的胸膜摩擦音,显得较少数的肺部体征与严重的周身症状不相称。X线检查呈支气管肺炎改变。如不及时抢救多于3日内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危及生命。肺鼠疫胸片(三)鼠疫败血症。为最凶险的一型。多继发于肺鼠疫或腺鼠疫。原发鼠疫败血症亦称暴发型鼠疫,但少见。继发者病初有肺鼠疫或腺鼠疫的相应表现而病情进一步加重。继发性鼠疫败血症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谵妄或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DIC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肺鼠疫与败血症鼠疫因发绀和皮肤出血坏死,死亡后皮肤呈黑色,故有“黑死病”之称。鼠疫败血症(四)其他类型鼠疫如皮肤鼠疫、肠鼠疫、眼鼠疫、脑膜型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均少见。日军细菌战四、实验室检查(二)血清学检查1.间接血凝法(PHA)以鼠疫耶尔森菌FI抗原检测血中FI抗体,感染后5~7d出现阳性,2~4周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可持续4年,常用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较PHA更为敏感。用于测定FI抗体,亦可用抗鼠疫耶尔森菌IgG测定FI抗原。滴度1:400以上为阳性。经30d已腐败的动物标本用甲醛处理后再检测,其滴度仍不受影响。3.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此法可查出28~32年前患过鼠疫康复者体内微量的FI抗体,可用于追溯诊断及免疫学研究。4.荧光抗体法(FA)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血清检测可疑标本,可快速准确诊断。(三)分子生物学检测主要有DNA探针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近来应用较多。四、诊断鼠疫是一种病情极为凶险的烈性传染病,因此对第一例病人及时发现与确诊,对本病的控制与预防极为重要。对于有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的患者,应注意询问患者当地是否曾有鼠疫(包括鼠间鼠疫)流行或有赴疫区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