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预防与控制.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鼠疫预防与控制.ppt

鼠疫预防与控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版试行鼠疫的预防与控制一、病原学二、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人群易感性鼠疫菌侵入机体后在临床上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根据主要累及器官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病型。鼠疫菌通过染疫蚤的叮咬或直接经过破损的皮肤进入机体后,沿淋巴管随淋巴液至所属淋巴结停留增殖引起淋巴腺炎,即临床上的腺鼠疫。继之由淋巴结侵入血循环,引起全身感染,成为临床上的继发性鼠疫败血症(败血型鼠疫)。通过血液侵入肺脏则成为继发性肺鼠疫。鼠疫菌通过呼吸道、胃肠道等侵入机体并停留在侵入部位引起病变,而发生原发性肺鼠疫,肠鼠疫和眼鼠疫等。一、潜伏期:鼠疫的潜伏期很短,一般在1—6天,多为2—3天。个别患者可达7—9天,潜伏期长短与感染途径、感染菌量、菌株毒力、感染者身体状况、病型以及是否接种过鼠疫菌苗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腺型和皮肤型鼠疫的潜伏期较长,约为2-8天;原发性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潜伏期较短,约为1-3天。二、一般症状:各型鼠疫病人除有各自的独特症状外,均可表现一些共同症状,如发病急剧,恶寒战栗,体温迅速上升至39-40℃,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粘膜出血等。三、各型鼠疫的特殊症状1、腺鼠疫:腺鼠疫是鼠疫临床上多见的病型,除具有鼠疫一般症状外,侵袭部位所属淋巴结肿大为其主要症状。淋巴结呈弥漫性肿胀,边缘不清,硬而剧痛,常与皮下组织粘连而失去移动性。以腹股沟、腋下、颈部等为多见。由于疼痛剧烈,患侧常呈强迫体位。2、肺鼠疫:又分原发性肺鼠疫和继发性肺鼠疫。原发性肺鼠疫是直接吸入鼠疫菌气溶胶而致,继发性肺鼠疫是由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经血行播散而起的。继发性肺鼠疫,在发病前有原发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症状,继发肺鼠疫时,病情突然恶化加剧,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随之咳出泡沫样血痰。3、败血型鼠疫:败血型鼠疫也是鼠疫临床上最严重的病型之一,由于发病急,病程短,呈现极严重的鼠疫一般症状外,见不到其它型鼠疫特有的症状。该型病人如不及时抢救,1-3天可死亡。此外,还有皮肤型鼠疫、脑膜炎鼠疫、扁桃体鼠疫、眼鼠疫、肠鼠疫和轻型鼠疫等。早期的正确诊断是救治鼠疫病人和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鼠疫的临床诊断必须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性分析后做出诊断。1.流行病学史(1)患者发病前10天内到过动物鼠疫流行区。(2)在10天内接触过来自鼠疫疫区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3)患者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具有临床表现(1)-(4)特征的患者,并发生具有类似表现的疾病。临床诊断依据临床诊断依据临床诊断依据诊断标准治疗原则预防性治疗鼠疫患者治愈出院要求感染控制——报告感染控制——隔离感染控制——个人防护感染控制——运输1.建立建全兵、师、团、连“鼠疫四级监测网”。做到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力争及时发现疫情、报告疫情、处理疫情。2.宣传教育。加强鼠防知识宣传教育是防止人间鼠疫发生和流行的关键。3、检诊检疫。在动物鼠疫流行区内,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对监测区人群进行巡回检诊及卫生检疫4、预防性灭蚤灭鼠。5、开展流行病学监测。鼠间鼠疫的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工作。6.疫情报告报告病死鼠(獭)、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原因不明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各鼠疫监测单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或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现或接到突发鼠疫或疑似鼠疫疫情报告,应在2小时内,报告或通报疫情发生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各鼠疫监测单位发现或接到突发鼠疫或疑似鼠疫疫情报告后,应立即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核实疫情,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健康教育核心“三报三不”宣传对象和形式宣传要点宣传要点宣传要点宣传要点鼠疫周报告制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