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ppt-8.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1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连铸ppt-8.ppt

连铸ppt-8.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4连铸工艺4.1连铸钢水的准备4.2中间包钢水温度控制4.3拉速的确定和控制4.4铸坯冷却的控制4.1连铸钢水的准备(一)钢水在钢包中的温度控制3连铸钢水温度调整措施(1)钢包吹氩调温(2)加废钢调温钢水温度每下降1℃,每吨钢水需加废钢0.7kg。(3)钢包中钢水加热技术如CAS-OB法,升温速度一般为5-10℃/min,最高可达19℃/min。LF炉电弧加热等方法。(4)钢水包的保温钢包加盖,以减少钢水表面的辐射散热;采用轻质散状浇注料浇灌钢包的整体永久层,减少包衬的散热损失;加快烘包的升温速度和加速钢包的周转,减少间歇时间,实现“红包出钢”。在钢包的液面上加保温材料进行绝热保温。(1)碳碳是钢中最基本的对钢的组织性能影响最大的元素,特别是直接影响铸坯的热裂纹倾向性。多炉连浇时,各炉次间钢液[C]的差别要小于0.02%。碳含量在0.08%-0.12%时,对铸坯纵裂纹敏感性最强。这是因为钢液凝固过程发生包晶反应,体积收缩形成应力,导致裂纹。所以碳含量的控制应尽量避开裂纹敏感区。(2)磷与硫硫和磷一般是钢中的有害元素。是影响钢的裂纹敏感性的重要元素,特别是连铸坯在成型过程中,一方面受到强制冷却产生的热应力,另一方面又受到拉坯和矫直产生的机械应力,增强铸坯对裂纹的敏感性,从而使硫磷的有害作用更加突出。因此,必须最大限度的去除钢中的硫和磷。通常连铸钢水中硫和磷应分别低于0.03%,硫磷总和低于0.055%。对于某些特殊钢种对硫、磷要求极低,如深冲钢、高压容器钢、管线钢等,要求硫磷含量分别控制在0.005%以下。为此,可通过铁水预处理以及各种精炼技术控制钢中硫磷含量。(3)硅和锰硅和锰既能控制脱氧程度,又影响钢的机械性能和钢液的可浇性。按照钢种规定适当提高锰含量(按中上限控制)能提高钢的机械强度并改善钢水的流动性。硅在钢中起强脱氧作用,但其脱氧产物的析出会增加钢水的粘度而恶化钢水的可浇性,因此应按钢种规定适当降低硅含量(按中下限控制)。要求硅、锰含量控制在较窄的范围内并做到上下两炉相对稳定,炉与炉之间硅、锰含量波动最好分别控制在0.02%以内。非合金钢的硅、锰成分是通过脱氧加入的合金达到的,并要求一定的锰硅比,一般钢种w[Mn]/w[Si]﹥2.5。(4)残留元素钢成分中有些元素不是有意加入而是由原料带入炉内,冶炼过程又不能去除而残留在钢中的元素称为残留元素,如铜、锡、砷和铅等。这些元素在精炼时不能被去除,在连铸和热轧时会造成表面裂纹。要求Cu、Sn的含量要小于0.02%。(三)钢水纯净度的控制1、对脱氧的控制采用硅、锰脱氧时,在保证钢成分的条件下,应将锰/硅控制在3~6的范围,既可减少钢中夹杂物,又可改善钢液的流动性。采用铝脱氧时,如采用纯铝脱氧,其脱氧产物全部为Al2O3,呈群簇状夹杂物,难于排除,还容易堵塞水口。因此一般使用Al-Si合金或Ba-Al-Si合金代替Al脱氧,或者喷吹Ca-Si合金粉,或者喂入Ca-Si包芯线,控制钢中含铝量,改变夹杂物形态,改善钢液的可浇性。2、少渣或无渣出钢少渣或无渣出钢工艺是改善钢液质量,提高和稳定合金收得率的有效措施。(1)由于铁水预脱硫处理,LD转炉冶炼就可能采取少渣冶炼工艺;出钢挡渣操作;减少钢液的回P、S,改善了钢质量。(2)电弧炉多采用高功率或超高功率的氧化精炼,偏心炉底出钢,完全避免氧化渣进入钢包,有利于提高精炼效果和钢质量。3、吹Ar搅拌钢包吹Ar可以均匀成分、温度,还有利于气体的排除和非金属夹杂物上浮。4.2中间包钢水温度控制ΔT=t出钢–t液–Δt过程Δt过程—从出钢到开始浇注的过程温降。其中:Δt过程=Δt1+Δt2+Δt3+Δt4+Δt5式中:Δt1:出钢过程的温降;Δt2:钢水在运输和静置过程的温降;Δt3:钢包精炼过程的温降;Δt4:钢包精炼结束钢水在静置和运往连铸平台的过程温降;Δt5:钢水从钢包注入中间包的温降。(1)出钢过程的温降Δt1。大容量温降约20~40℃,中等温降约30~60℃。取决于出钢温度的高低、出钢时间的长短、盛钢桶容量的大小、内衬的材质和温度状况、加入合金的种类、数量等因素,尤其是出钢时间和桶衬温度的波动对其影响较大。盛钢桶预热,“红包”周转,尽量清除桶内残钢残渣等是减少热损失的有效措施。还要维护好出钢口,保持钢流圆滑和正常的出钢时间。(2)从出钢完毕到钢液精炼开始之前的温降Δt2。50t盛钢桶平均温降1.5~1.3℃/min;100t盛钢桶为0.6~0.5℃/min;200t盛钢桶0.4~0.3℃/min;取决于钢包的容量、包衬材质及温度,同时和钢包运输的距离(时间)有关。钢液面加覆盖剂和盛钢桶加盖均可以减少热损失,也能稳定浇注温度。盛钢桶的永久层如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