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Ja****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模块综合测评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五带分布图”,完成1~2题。1.下列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D.低纬度地区2.假设黄赤交角为30°时,地球上()A.寒带的范围变大B.温带的范围变大C.热带的范围变小D.寒带的范围变小1.B2.A[第1题,热带地区终年正午太阳高度大,气温高,全年皆夏,四季变化不明显;位于南、北两极地区的寒带终年正午太阳高度小,气温低,全年皆冬,四季变化不明显;只有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南、北温带,一年中冬、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大,气温变化大,因而季节更替最明显。第2题,如果黄赤交角变为30°,热带的纬度范围就变为赤道到南、北纬30°,那么寒带的纬度范围就为从南、北纬60°到南、北纬90°。由此可知: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回答3~5题。3.图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A.②④⑥B.①③⑤C.②③⑥D.①④⑤4.下列四地中地方时相同的是()A.甲、乙B.甲、丙C.甲、丁D.丙、丁5.乙地日落地方时大约为()A.18时B.17时C.16时D.15时3.B4.B5.B[第3题,晨线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读图可知,①、③、⑤是晨线,②、④、⑥为昏线,故选B。第4题,读图可知,甲地地方时为4:00,乙地为20:00,丙地为4:00,丁地为12:00,故选B。第5题,图示时刻为北半球冬至日,此日赤道昼长为12小时,地方时18时日落。取图中左数第三条经线与昏线相交的点,计算其昼弧长度可知该地昼长为8小时,即地方时16时日落;乙地位于北回归线,纬度介于该地与赤道之间,故地方时约17时日落,故选B。]下图为“山东省某地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回答6~7题。6.下列节气,正午时能够遮阳的车位最多的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7.当太阳光线为③时,该日山东省()A.正处梅雨季节B.全省草木葱绿C.一年中日出最晚D.各地昼夜等长6.B7.C[第6题,由于该停车场位于山东省(北半球),在一年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所以,在夏至日时正午能够遮阳的车位最多。第7题,由上题中的分析可知,图中箭头①代表夏至日,箭头②代表春分日、秋分日,箭头③代表冬至日,故当太阳光线为③时,该日山东省在一年中日出最晚。]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材料和图完成8~9题。长白山天池的浮石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8.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①B.②C.③D.④8.A9.C[第8题,长白山天池是火山作用形成的,因此浮石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温度迅速降低形成的,因冷却较快与气体挥发,多气孔,所以质轻,能浮于水面,A项正确。第9题,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冷却凝固、变质作用,结合上题,浮石形成③。]10.读秦岭北坡陡峭的断崖示意图,形成秦岭北坡断崖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地表水平运动D.地表垂直运动D[图中显示秦岭北坡出现多个断崖,是内力作用中的断裂下陷作用形成的。]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地处横断山东侧,海拔3222m,为世界第二高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形成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读图,完成11~12题。11.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A.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B.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C.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D.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12.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则地表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A.平顶的桌状山B.起伏和缓的丘陵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D.林立的峰林、峰丛11.A12.D[第11题,石灰岩位于下部,玄武岩位于上部,说明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的过程,后有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的过程,据此可判断A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