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内容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概述(一)学科命名美国:人的因素工程学(HumanFactorsEngineering)或人类工程学西欧:人类工效学日本:人间工学。中国:人机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工程心理学、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学、人的因素等。该学科在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名称。近几年使用人因工程学和人类工效学命名的较多,本书旨在强调重视人的因素的作用,故使用人因工程学这一名称。(二)定义人因工程学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结合,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从而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在工作、家庭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以达到最优化的问题。(二)定义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高效。是指作业效率与作业质量的统一,对企业而言,高效的生产或作业,产出多、质量好、成本低,在市场中有更大的竞争力;安全。是指减少或消除工作、生活中的差错与事故。确保人的安全才可能健康、舒适和高效率;健康。是指限制或消除对人的健康不利,甚至有害的环境因素,改进工作条件和工作方法;舒适。是指人对工作的满意和适应,其直接影响安全和高效,是对工作优化的更高要求。本学科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人因工程学科诞生前后,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一)人因工程学的启蒙阶段(二)人因工程学的正式形成阶段(三)人因工程学的快速发展阶段(一)人因工程学的启蒙阶段---以提高生产效率为重点20世纪初:泰勒---著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主要思想---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工作效率。管理科学之父泰勒在钢铁厂时,有600多名工人正用铁锹铲铁矿石和煤。泰勒想:一铁锹的重量为几磅时工人感到最省力,并能达到最佳工作效率呢?为此他选出两名工人,改变一铁锹的重量并记录每天的实际工作量。结果发现,当每铁锹的重量为38磅时每天工作量是25吨、34磅时是30吨,于是,他得出作业效率随铁锹重量的减轻而越高的结论。但是当重量下降到21~22磅以下时,工作效率反而下降。由此,他设计出了合适的铁锹,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的方法,提高作业效率,减轻疲劳。动素(如寻找、选择、抓取、移动、使用、拆卸、检验、预对、放手、运空、延迟(不可避免)、故延(可避免)、休息、计划、夹持等)砌砖作业实验是用当时问世不久的连续拍摄的摄影机,把建筑工人的砌砖作业过程拍摄下来,进行详细分解分析,精简掉所有非必要动作,并规定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操作动作路线,让工人像机器一样刻板“规范”地连续作业,他们合著的《疲劳研究》(1919年出版)更被认为是美国“人的因素”方面研究的先驱。(1)二战以前,人机匹配主要是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装备。(2)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首先在军事领域开始了与设计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应用,使人适应机器转入到机器适应人的新阶段。例如,一战时期英国SE.5A战斗机上只有7个仪表,到二战时期的“喷火”战斗机上增加到了19个。一战时期美国“斯佩德”战斗机上的控制器不到10个,到二战时期P-51上增加到了25个。这就使得经过严格选拔、培训的“优秀飞行员”也照顾不过来,致使意外事故、意外伤亡频频发生。(3)1949年7月,英国海军成立了一个交叉学科研究组,专门研究影响人的工作效率的问题,这时被称为是人因工程的诞生日。(4)在此期间,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先后成立了学会。为了加强国际间交流,1960年正式成立了国际人类工效学会(IEA),该组织为推动各国的人因工程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这一学科发展基本成熟。这个时期人因工程学发展有四个原因:(1)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的发生事故现场的清理就耗资约10亿美元。事故发生后,美国总统通过电视发表声明,宣布成立一个“总统三里岛事故委员会”,并拨款约100万美元进行为期半年的事故调查。(2)计算机的应用操作系统的发展,克服了人的记忆力的缺陷,现在软件专家40%的时间花在界面设计上,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改进,被认为是人因工程思想和方法的杰出案例。(3)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越来越高,各种人身伤亡事故中,对人的赔偿金额越来越高。(4)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最初人因工程主要应用在工作场所,现在在家庭和休闲中也涉及人因工程的内容。(如灶台高度与工厂站着装配时工作面高度差不多)(一)调查法(二)测量法(三)实验法(一)调查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