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鲍森·詹森实验:热点一胚芽鞘生长弯曲规律总结与原因探寻例1.燕麦胚芽鞘系列实验以上实验均可设计相应对照实验,具体有:(1)图①②表明:光并未抑制胚芽鞘的生长(光未抑制促进生长的物质的合成)。(2)图①③表明:光照不均匀(单侧光照)会引起胚芽鞘生长不均匀,即造成向光弯曲。(3)图③④对比分析可得出结论: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有了尖端的缘故。(4)图①②③④表明:胚芽鞘生长和弯曲与尖端有关。(5)图⑤⑥对比分析表明:胚芽鞘生长与否和琼脂块本身无关,而是与处理过的琼脂块中的某种物质有关。(6)图⑥⑦对比分析表明:该物质能向下运输则胚芽鞘生长,反之,则胚芽鞘不生长。(7)图⑤⑥⑦对比分析表明: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使胚芽鞘生长。(8)图③⑥⑧对比分析表明:该物质分布不均,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根本原因,而单侧光照仅仅是影响该物质分布不均的原因而已。(9)图③⑨⑩对比分析表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发生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部。(10)比较图⑾和⑿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即感光部位。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出以下结论:(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2)发挥作用部位——尖端下面一段;(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4)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5)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6)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单侧光照、地心引力或人为因素等。变式训练:下图中甲为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过一段时间后,乙、丙、丁三图所示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依次是A.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B.向右弯曲向左弯曲向左弯曲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生长素的产生: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叶和3.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于的部分;老根(叶)幼根(叶);分生区伸长区;顶芽侧芽(填>、=、<)。影响生长素分布的因素:例2:如图为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如果固定幼苗,旋转纸盒;或固定纸盒,旋转幼苗;或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根、茎、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曲线解读据图可解读以下信息:根、茎、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曲线解读据图可解读以下信息:(1)乙图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②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解决的办法是此后②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mol·L-1。(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点浓度,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点浓度,因此根将生长。表示⑤侧浓度的是点浓度,表示⑥侧浓度的是点浓度,所以侧生长快,茎将生长。(4)能够促进茎生长的浓度范围是mol·L-1,能够同时促进根、茎、芽生长的浓度范围是mol·L-1。(09海南卷)(9分)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回答下列问题:(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____;乙组____;丙组____;丁组____。(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____。(10年全国理综)(8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原因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称名称特别提醒:①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增大细胞体积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则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增多细胞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