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标测试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初二物理高频考点定向测评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努力****星驰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达标测试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初二物理高频考点定向测评试题(解析版).docx

达标测试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初二物理高频考点定向测评试题(解析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初二物理高频考点定向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100分)一、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小明在高海拔地区旅行时,发现鸡蛋在沸水里煮了很久,仍未煮熟。为了探究原因,小明查阅资料后得知:(a)煮熟鸡蛋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温不变;(c)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不同,如下表:序号水上方气压p()水的沸点t(℃)10.518121.0110032.03120①分析比较序号1~3的数据中p、t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②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信息,指出鸡蛋未煮熟的原因,并写出分析过程:。2、在水渠通过公路的地方,为了不妨碍交通,常常修筑如图1所示的过路涵洞是根据原理建造的.聪明的目穴挖成如图2所示的形状,从而能较好地保持洞内的通风和干燥,图2所示的情境中,(选填:“左”或“右”)边为鼹鼠洞的进风口.3、小明用手把重8N,体积为1.2×10﹣3m3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放手后物体将.(后一空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g取10N/kg,ρ水=1.0×103kg/m3)4、体重为500N的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发现冰面有破裂的危险!他及时卧在冰面上匍匐前进,避免了意外的发生.已知两只脚与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400cm2,则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为Pa,平卧时能避免意外发生的原因是.5、如图,a、b、c、d为某液体内部的四个点,它们刚好位于竖直平面内一长方形的四个顶点,液体在a、b、d三点的压强以及长方形的边长已在图中标注,则c点的液体压强沿(填“竖直”或“各个”)方向,大小为kPa:该液体密度为kg/m3,a点的深度为m.(g取10N/kg)二、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0.01m2、重为10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往容器内装入重为50N、深为40cm的水,取,求:(1)A点处水的压强;(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2、如图为一桶装矿泉水,桶中水的体积为18L(1L=10-3m3),水面到桶底的深度为0.34m,把它放在水平地面上。(g取10N/kg)。求:(1)桶中水的质量;(2)桶底受到水的压强。3、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m2,在玻璃杯中装入1kg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已知,g取10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1)求水的深度;(2)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图中甲、乙、丙的哪一种?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实验前,小强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A.再多加一些红墨水B.倒出一些红墨水C.取下软管重新安装D.按压金属盒的橡皮膜(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增大,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有关.(3)小强保持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答:.原因是:.(4)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则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____(选填序号).A.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C.将U型管换成更细的2、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法、法。(2)为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3)将图C小桌和砝码沿海绵向右平移,如图E所示,与图C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大小有关系。(4)仅由图D、E不能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原因是。(5)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通过来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