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出国企股份制改造的四个认识误区赵立纲2006年07月24日15:05【字号HYPERLINK"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4622090.html"\l"#"大HYPERLINK"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4622090.html"\l"#"中HYPERLINK"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4622090.html"\l"#"小】【HYPERLINK"http://comments.people.com.cn/bbs_new/app/src/main/?action=list&uid=40537"\t"_blank"留言】【HYPERLINK"http://bbs.people.com.cn/boardList.do?action=postList&boardId=14"\t"_blank"论坛】【HYPERLINK"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4622090.html"\l"#"打印】【HYPERLINK"javascript:window.close();"关闭】内容提要:股份制改造是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是破解国企发展瓶颈的根本途径,更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巨大工程,人们必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误解。如不做好思想疏导工作,不但会影响到国企改革,甚至会影响社会主义政权稳定。本文就这方面的四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对于化解人们的不正确看法会起到积极作用。关键词:国企;股份制改造;认识误区国企股份制改造作为地方国有企业转换体制机制的方向和重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触及到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们必然会对国企股份制改造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解。因此,必须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冲破妨碍发展的一切思想观念,努力走出国企股份制改造的认识误区:第一,要走出国企股份制改造是实行私有化改革的认识误区。有人认为实行国企股份制改造就是将公有制变为私有制,就是从企业的微观层面上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对国企股份制改造性质的最好阐述。股份制不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范畴,只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性质。股份制既可以为公有制企业服务,也可以为私有制企业服务。实行国企股份制改造,不是要改变企业的公有制性质,而是实行新公有化改革,改变国企单一所有制结构。在国家投资、国有参股的同时,取消股权比例限制,大胆引进外资和民营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从而增强国企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的影响力与控制力,更好地发展公有制。第二,要走出国企股份制改造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不利于保值增值的认识误区。有人认为,国有股减持、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吸纳民营资本入股等措施会直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我们不排除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会出现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的违法行为。但这是个别现象,是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不力造成的,不是股份制改造本身存在错误。我们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理解不能绝对化。因为不只是上述现象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不作为同样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由于长期坚持一元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体制机制不活,市场适应性差,经济效益不好,不良资产负债过高,许多国有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致使大批国有资产被长期闲置。这才是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如果片面地坚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就会丧失国企改革的大好时机,使效益好的企业陷入困境,效益不好的陷入绝境,最后连改革的成本都没有了。只有通过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才能在最短时间内盘活国有资产,用增量带动存量,使国有资产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因此说,国企股份制改造越早越好,越彻底越好。第三,要走出股份制改造“包治百病”的认识误区。有人认为股份制改造是解决国企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一股就灵,从而放松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股份制改造为国企转换经营机制提供了前提条件,扫清了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外围阻碍,使企业可以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内进行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引进民营资本和外资,引进新的经营机制,激发出新的活力。然而引进的经营机制如何与现有的机制相结合,如何取长补短,形成合力,还需要企业自身继续努力。所以说,股份制改造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外因。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改革企业管理制度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部分,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才是内因。如果只是在形式上变单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