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目标:刘义庆,南朝时宋著名文学家。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望止渴口若河一情深别无物盲人骑马夜半深池王子猷,王羲之第五子,放达不羁。尤爱竹子。你能读准下面的字音吗?你能读准下面的字音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语速适中、读出感情。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2.何以都不闻消息3.子敬素好琴4.语时了不悲5.因恸绝良久1.俱病笃2.何以都不闻3.子敬素好琴4.语时了不悲5.因恸绝良久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课文中哪些(个)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间的兄弟之情?2、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3、子猷先是“了不悲”“都不哭”,后来却“恸绝良久”,是否矛盾?4、你认为子猷“月余亦卒”的原因有哪些?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间的深情的句子:“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了不悲”“都不哭”“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恸绝良久”“月余亦卒”“弦既不调”说明:一是子敬病了很长时间,琴放置久了。二是子猷睹琴思人,悲伤过度,不能调琴。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一开始王子猷“了不悲”“都不哭”是因为他自知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此时子猷想以一种独特的悼念方式来表达痛苦与思念。等到“弦既不调”时,内心的悲痛无法排遣,所以“恸绝久”,以致“月余亦卒”。前后形成强烈对比,衬托出兄弟间深厚的情谊。其一,病重——“王子猷、子敬俱病笃”。其二,悲痛——“因恸绝良久”总结全文:1、人们常用“人琴俱亡”这个成语来比喻什么?2、请你写出一两个反映亲情、知己的成语故事或一两句与亲情、知己有关的诗句、谚语。1、人们常用“人琴俱亡”这个成语来比喻什么?(1)舐犊之爱见《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解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2)乌鸟私情见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解释:乌鸟:乌鸦。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反映亲情的诗句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子不知父母恩。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兄弟合心,其利断金。《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