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年级作文复习课教学设计第一篇:六年级作文复习课教学设计六年级作文复习课教学设计-----审清题、开好头,让你的作文更出彩庄家湾小学潘凌燕一、激趣导入1、提起作文,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作文,作文,难死小人!”那么,我们能放弃作文吗?答案是固定的——不能!2、作文在试卷中的分值占比分析:2016、2017年的沾益小升初语文试卷满分100分,作文占30分,2015年沾益小升初语文试卷满分100分,作文占28分。也就是说,作文占了你语文成绩的三分之一。所以,写好作文是提高语文成绩重要途径。今天,潘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使你作文出彩的好方法。二、前三年沾益小升初作文分析(一)展示近三年作文题目2015年作文:下面是一些同学的心里话,看后你肯定会想到有关的人或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把你想到的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1、与其嫉妒别人,不如用实际行动超越别人。2、沙堆是一粒一粒积成的,学问是一点一点积累的。3、拥有父母的关心,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事情。4、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2016年作文六年的小学生活一闪而过,回顾这六年的生活,你一定经历了许多事,有过精彩,也有过彷徨;有过收获,也有过遗憾„„.正是这些事构成了你多彩的生活,让你渐渐长大。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唉,这件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如下: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让我真没面子、不想再提起了、让我得到了一个教训„„)。2、事例要具体、生动,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有一定的条理,书写工整,正确应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4、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2017年作文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请你以“在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横线上可以填“逆境”、“磨炼”、“呵护”、“关爱”等。)要求:1、题目补充完整;2、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有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二)发现、探索、总结1、说说你的发现。2、小结:(1)题目更具开放性,一篇自拟题目作文(框定了具体范围),两篇半命题作文。(2)记叙文是考察重点。(3)题材贴近生活。过渡:我们既然明白了这几年的作文考察趋势,下面该研究的就是怎样使你作文出彩的方法了。三、使作文出彩的方法说说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应该有哪些基本要求?总结出示:(1)新意开头;(2)内容切合题目和习作要求,立意新颖;(3)结尾点题,有体会、感悟或想法;(4)层次清晰,每段中心句围绕题目,每段内容围绕中心句展开;(5)合理运用丰富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我们明确了写好一篇片习作的基本要求,接下来就是怎样写的问题了。想一想,写作文的第一步是什么?(审题)接下来老师就教给大家一些审题的方法。(一)清审题(1)审要求,明确写什么。(2)审题眼,定重点。结合历年作文考题训练。(二)巧开头题目写好了,接下来就该写作文的开头了。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虽说所占的地盘不大,却肩负着吸引读者的任务。考试的时候你的作文读者就是阅卷的老师,吸引他很重要噢!他可决定着你的分数高低呢!说说你知道的作文开头方式。常见作文开头方式:第一式:回忆式这种形式的优点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第二式:开门见山式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开门见山,直接了当。第三式:对话式这种形式的优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第四式:情景渲染式这种形式的优点是:烘托气氛,激发感情,引人入胜。第五式:排比式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增强气势,先声夺人。第六式:引用式这种形式的优点:语言简练,直接点题。小学生作文开头顺口溜开门见山把题点,句子排比很舒展。诗词名言显优雅,设置疑问引悬念。景物开篇显心情,关键情景要渲染。四、小练笔:把刚才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上,审清题,写一个开头。作文题目:我想„„.五、小结我们总是用形象的“凤头”、“猪身”和“豹尾”来比喻作文的开头、正文和结尾。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写漂亮的“凤头”。至于丰满的“猪身”和有力的“豹尾”该怎么写,等有时间老师再和大家一起学。第二篇:六年级复习课教学设计a、事序分段法,即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如《将相和》、《挂两支笔的孩子》、《飞夺泸定桥》、《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开国大典》、《我的战友邱少云》、《卖火柴的小女孩》、《劳动的开端》、b、时序分段法,即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梳羊角辫的小姑娘》、《少年闰土》、《三顾茅庐》。c、地序分段法,即按照地点变换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秋游景山》d、事类分段法,即按照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