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小松鼠找花生》教案集锦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松鼠找花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松鼠找花生》教案1【教材简析】《小松鼠找花生》是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20页。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与课题呼应又发学生思考。【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而,在面对低年级学生缺乏注意、分配能力差等特点,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在读得连贯、顺畅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与领悟。【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字,认识1个偏旁“人”。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出示多媒体画面:小松鼠)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瞧,它是谁?2、齐读课文,它东张西望在找什么呢?有没有找到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标好自然段。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学生评价。3、指导生字和有些长句(这一设计为学生铺路架桥,降低了朗读的难度)三、细读课文,促进感知1、学习第一自然段:⑴指名读。⑵(出示花生画面)这就是花生,你能给小朋友介绍一下吗?⑶指导朗读。(直观的画面。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花生开花的美丽景色,帮助学生理解词语。)2、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多美的花生呀,小松鼠好奇极了。⑴分角色朗读对话。⑵松鼠认识了花生心情怎样?它为什么高兴?指导学生朗读“它想……”3、学习三、四、五自然段:过渡:小松鼠有3个美好的愿望它盼啊盼啊,它找到果子了吗?⑴轻读第三、四自然段,全班交流,抓住“每天、都、等啊等啊、也”,并进行朗读指导。⑵老师引导读第五自然段:所以小松鼠感到奇怪,自言自语地说:“……”⑶指导朗读“自言自语地说……”(可以加上动作、神态)⑷表情朗读。4、突破难点。⑴(出示多媒体画面)小朋友,你能告诉小松鼠,花生躲到哪里去了吗?⑵用“因为……所以……”说,为什么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了,小松鼠也没有看见一个花生。(以问促读,问促结合,有效地组织起学生的注意及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四、回归整体,表情朗读同桌朗读,边读边辅以动作、表情,把小松鼠找花生的情景形象地表达出来。(课堂演读,变“讲台”为舞台,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以升华。)五、指导书写,教认新偏旁1、练习生字并找朋友2、学新偏旁,“田字格”和“母字部”注意“每”的笔顺。3、学生看笔顺图,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小松鼠找花生》课文[人教版课标本第一册课文]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小松鼠问鼹鼠:这是什么花呀?鼹鼠说:这是花生的花。到了秋天,会结花生,花生可好吃啦!小松鼠很高兴,他想:等花结了果,我就把花生摘下来,留着冬天吃。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教科版第二册课文]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小松鼠问鼹鼠:这是什么花呀?鼹鼠说:这是花生的花。到秋天,会结花生,花生可好吃啦!小松鼠很高兴,他想:到了秋天,我就可以吃到花生啦!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花生结了没有。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颗花生。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谁把花生摘走了呢?《小松鼠找花生》教案2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9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使学生了解花生果结在地下的特征,激发他们认识自然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多媒体、课件。四、主要板书:26、小松鼠找花生等……就……(高兴)↓每天(急切)↓直到……也没……(失望)↓自言自语……(奇怪)五、作业安排和设计:1、课内:抄写生字、写出汉字的偏旁、填上合适的词语、填空。2、课外:朗读课文。六、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指名读课题。2、提问:读了课题,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什么?(二)范读课文。(三)自读课文。1、学生轻声自由读。2、再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句子。(四)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分段读课文。2、师生正音。(五)学习第一段。1、指导看图。(出示图一)这是什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