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doc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教育JIAOSHIJIAOYU钱剑波有效教学主张通过科学的观察和综合这些研究者对有效教学的描述,我们可以概括出有效教学的一些基本特征。1.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考察一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目标不是目的。比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都是不规范的目标表述,因为这些表述都无法比较和评价。崔允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一文中提出规范的教学目标四个要求: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上海市华大教育研究所什么样是的有教效学教学测量来考查教学的效果、效益、效率,即“教学的科学”。有效教学的提出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烙印。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当代教育思想的影响,有效教学在主张教学效益的同时,关注人格形成、生命关照等在教学中的意义。所以我们把有效教学理解为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即教养与教育的辩证统一。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有效教学的一些原则。如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提到的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美国教育、多样性和高质量研究中心历经5年时间研究后提出的有效教学的5大原则,斯坦芬在《教学原理中提出有》效教学的十大原则等。!!!!!!!!!!!!!!!!!!!!!!!!!!!!!!!!!!!!!!!!!!!!!作性,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培训的各个环节。在集中学习阶段,利用学员讲课、说课这个形式,随机安排各学科的一些学员分别在自己的班级进行实际课堂教学活动并就相关内容与其他学员展开教学研讨;在实践观摩阶段,将教学观摩由原来单一的名师授课设计增加到学员授课两个层次,专门安排观摩所在学校参与本期培训的学员进行教学做课,课后与参加观摩的学员、学科专家、教育理论工作者进行交流和讨论,以帮助学员提高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在论文写作与评审中,将那些理论联系实际又有改革亮点的论文作为评选优秀论文的重要依据;在论文答辩工作的组织和安排中,努力营造创设培训学员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氛围,使学员们参与答辩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理论水平上进一步地得到提升。类似这样的做法,使每期培训学员,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能亲自尝试培训,受到学员的欢迎和培训主管单位的好评。培训给我们体会是,中小学师资培训是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承担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的院校和部门,要围绕新课程的总体思路和改革的精髓,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充分利用培训学员自我提高的良好愿[参考文献]1[]杨孔炽.教育理论创新的“他山之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于海滨.现代知识观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2辽宁教育研究,2006,2.[]李现平.中国教育改革的辩证思考[J].北京大学3教育评论,2006,1.[]陈彩燕.经验课程中的知识[J].湛江师范学院学4报,2005,4.[]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北京:教育研5究,2006,1.[]万明钢/王平.教育改革中的文化冲击与文化6适应问题[J].教育研究,2005,10.栏目编辑李念文望,挖掘出在他们中间存在的潜在培训资源,用学员自己参与培训实践的大量例证,调动起他们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唤起更多培训学员的心理共鸣以及教育反思,凸现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使受过培训的学员真正成为本地区、本学校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有生力量。22JIAOHAITANSUO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起明确的任务导向作用。2.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多次询问学生之后,学生仍然无动于衷,于是就把问题的答案呈现给学生。比如:师:你们认为:为什么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学生沉默约1分钟。师(提示:“大约”就是大概的意思,表示猜测。)“的确”表示肯定。学生再次沉默。师(有点不耐烦:这里可以看出孔乙己命运的悲)剧,……在访谈中,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不回答,老师把答案讲解给学生,让他们理解效果会更好。也有很多老师认为让学生采用交流、互动的形式太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认为直接教授法是高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又称学生的介入,是反映“学生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