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考研复习(完整版)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15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古典文献学考研复习(完整版)资料.doc

古典文献学考研复习(完整版)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典文献学考研复习(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古典文献学考研复习资料1、文献(原始意义:典籍的书面记载、文字资料及贤人贤才的言论和他们世代口耳相传的见闻、记录资料等。传统意义:具有历史价值活与某一学科有关且具有科学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即历代保存的各种典籍和文书档案。一次文献:原始文献、二次文献:书目、索引、文摘等、三次文献:书目之书目、工具书指南等文献学:研究文献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文献的编纂分类、刊布流程、整理、校勘、典藏、检索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版本学:研究文献载体——书的物质性态的科学。主要研究引述术发明前图书的物质形态和特点,纸质图书的装帧形式、雕印车图书的分类和特点、历代刻书的特点和版本的鉴定等印刷术发明前的主要的文献载体: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卷轴装:初期纸书载形式上模仿帛书,把抄成书的纸粘成长卷,用木或竹做轴,粘于最后一幅上,在以轴为中心将书从尾到前卷起成一束,中间系好以免散开的装祯形式旋风装:也是长卷,外表像卷轴,里面纸张只粘贴一端,一叶一叶的粘贴在底纸上,拒转掀开以翻页,因像龙鳞也称为龙鳞装经折装:将本为长卷的佛经从头至尾依一定行数活宽度左右折叠最后形成长方形一叠,再前后各粘裱厚纸封皮,多从佛教而来通称折装、梵夹装:本指印度用梵文将经文书写在树叶上的装祯,后用来装祯纸书,特点1以板夹之保护书页2散页,翻阅比卷轴方便蝴蝶装:将每张印好的书页以有字的面为准面对面折齐,集数页委一叠,折边居右戳齐成为脊版心用浆糊粘连,再粘上硬厚整纸为书衣,因外形象蝴蝶而命名包背装:将印好的书页正折,版心朝左向外文字向人,书叶左右两边余幅齐向右边书背,折好的书页以书口为准戳齐右边余幅打眼,纸捻订起砸平,硬厚纸对折粘为书脊,书背全部包起并裁齐上下余幅及封边鱼尾:在版心刻有类似鱼尾的图形按其形状命名宋代三大刻书中心:浙江浙刻、福建闽刻、四川蜀刻金代三个刻书中心:平阳(今山西临汾)中都(北京)南京(开封)官刻本:清朝际以前历代某国家某种机构、单位主持的雕印的书籍。经厂本:明代经厂所刻印的书本。经厂是明代司礼监所属的机构,专管书籍刻印。藩府刻本:明代各潘王府刻印的书本。殿本:清代武英殿刻印的书本。局本:清代各省官书局刻印的书本。坊刻本:唐代至清代历代各地书商刻印的书本。私宅刻本:历代私家出资或主持刻印的。家刻本:历代自家出资或主持刻印的自亡家人著作的。自刻本:历代作者自己出资。巾箱本:古时开本极小可以装在巾籍里的书本。百衲本: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印或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的书本。善本:与普通本相对而言,张之洞认为一定本<无阙卷未删削>、二精本<精校精著>、三旧本<旧刻旧钞>后期人为清朝康熙之前的古本为善本,康熙以后经名家校批过的古本为善本,现在则把收入善本书目的书诚为善本。钞本:相对于稿本、抄本和印本的名称。写本:书写在纸张等载体上的文献,简称写本,又称抄本目录学:研究文献目录的编制、使用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研究目录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目录:把一批书名或篇名与其说明一次编列一起即为目录,最早见于《七略》解题目录及其分类:解题也称叙录、书录或提要。目录中用来考查作者等生平行事、指示图书的内容或价值、向读者指示阅读门径、并对该书进行一定评汇、以介绍性为主的文字称为解题叙录或提要。分类:综述型、辑录体、传注体《七略》:公元前七至五年,刘歆用两年多时间撰写,内容基本节录了《别录》的书录,主要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目录、“三通”:唐杜传《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瑞临《文献通考》四库全书:纂修自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六年初稿完成,为乾隆皇帝下令查校藏书并决定编纂的一部企图囊括古今一切主要著作的丛书,并亲自命名为《四库全书》。因其内容极其广泛起到了整理和保存我国文化典籍的作用《汉书·艺文志》东汉班固编撰是我国现存古代第一部完整的目录书,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正史艺文志的先例,在正史中留下记一朝藏书或一朝人著作的记录。《四库全书总目》:共200卷,著录的书可分两类:一是收入《四库全书》且进行了抄录的书即四库全书之书;另一种是未抄入《四库全书》只存书目,作了《提要》其书发回藏书家。《四》对18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总结,是掌握和了解清乾隆前古籍概况极有用的工具书,是古代篇幅最宏大优秀的目录著作《郡斋读书志》:宋代晁公武撰,分为经史子集四部,袁本43类衢本45类,全书有总序,每部有总论,每类有小序,每书有提要,今散佚五百多种,为整理古籍考辨存佚的重要依据《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撰,原书散佚只从《永乐大典》录出22卷,创立了书目使用解题和记录版本的体例,是解题目录的典型《古今图书集成》: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