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期末考试考前辅导之名词解释三国干涉还辽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俄国联合法、德共同干涉,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三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总理朝政后,向洪秀全提出一个振兴太平天国的改革计划,即《资政新篇》,提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各方面带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表达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学习西方“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然而这些措施未能真正实行。中体西用“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在洋务运动时期,对于传播西方近代文明,对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起着标新立异的积极作用,是一种反对守旧排外、提倡文化革新的文化新论。清末“新政”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从1901年到1905年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包括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各省设武备学堂、停止一切科举考试等,以缓和国内矛盾,巩固其封建统治;但某些措施客观上有利于民主革命思想和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因而也有利于辛亥革命的到来。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是以海外中国人为主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保路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并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同,以粤汉、川汉铁路的修筑权相交换,借款600万英镑,激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人民强烈反对,其中四川的保路运动尤为激烈,鼓舞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斗志,直接导致辛亥革命的爆发。护法运动1917年,因段祺瑞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依靠西南军阀发起护法运动,出师北伐。不久因受军阀排挤,孙中山愤然离开广州,护法运动失败,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于广州举行。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实际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标志着国民党改组成功,国民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成为中国国民革命的新起点。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东北易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不顾日本威胁,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北洋军阀统治宣告结束,国民党确立起全国范围内的统治。八一三淞沪抗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三个月亡华”的美梦,同时为京沪等地和沿江沿海重要工厂、学校等部门的内迁,争取了时间。《论持久战》1938年5、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指出抗战最后胜利将属于中国,并科学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也对全国抗战产生积极影响。“三三制”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这样,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和阶层。延安整风运动1942年2月,毛泽东发表《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两篇演说,标志着全党整风的开始。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内确立起来。第二条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统治和疯狂掠夺,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包括抗暴运动、抢米风潮、二二八起义等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在人民解放战争之外,形成了第二条战线,加快了国民党统治的败亡。《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制定通过的文件,提出“废除封建半封建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指导思想及相关政策,指导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土改运动高潮,使亿万农民汇入民主革命的洪流,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群众基础。《共同纲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内容包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