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近代史名词解释.doc

近代史名词解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名词解释拜上帝教:1843年洪秀全开始拜上帝。为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国的前身。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相继建立各项制度。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严禁私藏金银财物令人民蓄发刊行官方文书。永安建制使太平天国初具建国规模。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一系列制度建设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天》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但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天京事变: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天京事变暴露了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事变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败亡。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资政新篇:《资》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在1859年由洪仁玕提出。这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北京政变:1924年10月23日发生在中华民国的首都北京发动者为冯玉祥。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迎战奉军。10月23日冯玉祥率部返回北京包围了总统府迫使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除吴佩孚的职务监禁总统曹锟宣布成立“国民军”。政变后冯玉祥授意摄政内阁通过了《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帝号清室迁出紫禁城驱逐溥仪出宫。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体”即根本的意思。“用”即具体的措施。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官督商办: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大部分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所谓“官督”就是官方保护、扶持并且委派代表对企业进行监督、稽查所谓“商办”就是商务由商人经理官不过问盈亏均由商人承担与官方无关。官督商办有利于保护企业不仅能够为其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还能防止封建顽固势力的干扰和破坏。但是洋务派强迫这些企业接受种种苛刻条件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发展.用夷变夏: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清朝统治阶级中顽固守旧官员强烈反对洋务运动认为热衷于外国的“奇技淫巧”、“师事洋人”必然会使“圣道”衰变我民“相率而入以夷狄”。船政学堂: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30多所。船政学堂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学堂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公车上书: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强学会:1895年康有为游说那些同情和支持变法的官僚组织了“强学会”。强学会是维新派在戊戌变法期间成立的重要政治团体是传播变法思想、积蓄维新力量的阵地。强学会的活动使维新运动的声势越来越大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破坏活动也愈益加强。1896年初慈禧太后下令封闭了北京强学会.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政变是指1898年发生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向以光绪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发a动的一场血腥政变政变的结果是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国外光绪帝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囚禁于瀛台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重新掌权。戊戌六君子: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清末新政:为摆脱国内日益高涨的变革的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伺候陆续推行了包括管制、军制、经济和教育的改革。又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形宪政”。随着内部矛盾的尖锐“新政”破产。兴中会:1894年11月孙中三在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