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本章(běnzhānɡ)内容脂类(lipid)亦译为脂质或类脂,是一类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shēngwù)有机分子。其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shēngwù)。脂肪酸多为4碳以上的长链一元羧酸醇成分包括甘油、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脂类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有些尚含N、S、P。构成(gòuchéng)脂类的脂肪酸:硬脂酸18∶0(脂)I按化学组成(zǔchénɡ)分类单纯脂类复合脂类衍生脂类单纯(dānchún)脂类单纯脂类的衍生物:除了(chúle)含有脂肪酸和醇外,还含有非脂分子的成分,包括:由单纯脂类或复合(fùhé)脂类衍生而来或与它们关系密切。可皂化脂类:一类能被碱水解而产生皂(脂肪酸盐)的脂类。不可(bùkě)皂化脂类:不能被碱水解而产生皂(脂肪酸盐)的脂类。主要有不含脂肪酸的萜类和固醇类。甘油三酯的分子结构(fēnzǐjiéɡòu)1.甘油三酯X=胆碱(dǎnjiǎn)、乙醇胺、丝氨酸、甘油第二节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一、脂肪(zhīfáng)的酶促水解二、甘油的氧化分解(fēnjiě)与转化β-氧化作用α-氧化作用概念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能量(néngliàng)计算饱和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羧基端的β位C原子发生氧化,碳链在α位C原子与β位C原子间发生断裂,每次生成一个(yīɡè)乙酰COA和较原来少二个碳单位的脂肪酸,这个不断重复进行的脂肪酸氧化过程称为β-氧化.2.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在线粒体外生成的脂酰CoA需进入线粒体基质才能被氧化分解,此过程(guòchéng)必须要由肉碱(肉毒碱,carnitine)来携带脂酰基。借助于两种肉碱脂酰转移酶同工酶(酶Ⅰ和酶Ⅱ)催化的移换反应以及(yǐjí)肉碱-脂酰肉碱转位酶催化的转运反应才能将胞液中产生的脂酰CoA转运进入线粒体。其中,肉碱脂酰转移酶Ⅰ(carnitineacyltransferaseⅠ)是脂肪酸-氧化的关键酶。脂酰CoA进入(jìnrù)线粒体的过程关键(guānjiàn)酶-氧化过程(guòchéng)由四个连续的酶促反应组成:①脱氢②水化③再脱氢④硫解①-氧化循环过程在线粒体基质内进行;②-氧化循环由脂肪酸氧化酶系催化,反应不可逆;③需要FAD,NAD+,CoA为辅助因子;④每循环一次,生成一分子FADH2,一分子NADH,一分子乙酰CoA和一分子减少(jiǎnshǎo)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生成的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fēnjiě)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并生成ATP。1分子(fēnzǐ)FADH2可生成1.5分子(fēnzǐ)ATP,1分子(fēnzǐ)NADH可生成2.5分子(fēnzǐ)ATP,故一次-氧化循环可生成4分子(fēnzǐ)ATP。1分子(fēnzǐ)乙酰CoA经彻底氧化分解可生成10分子(fēnzǐ)ATP。以16C的软脂酸为例来计算(jìsuàn),则生成ATP的数目为:对于任一偶数(ǒushù)碳原子的长链脂肪酸,其净生成的ATP数目可按下式计算:3.饱和(bǎohé)脂肪酸的α-氧化作用(自学)RCH2COOH不饱和脂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yǎnghuà)如亚油酸(18C:2)L-甲基丙二酸单酰CoA脂肪酸在肝中氧化分解所生成的乙酰乙酸(yǐsuān)(acetoacetate)、-羟丁酸(-hydroxybutyrate)和丙酮(acetone)三种中间代谢产物,统称为酮体(ketonebodies)。酮体的分子结构(fēnzǐjiéɡòu)酮体主要(zhǔyào)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生成。酮体生成的原料为乙酰CoA。(1)两分子乙酰CoA在乙酰乙酰CoA硫解酶(thiolase)的催化(cuīhuà)下,缩合生成一分子乙酰乙酰CoA。(2)乙酰乙酰CoA再与1分子(fēnzǐ)乙酰CoA缩合,生成HMG-CoA。HMG-CoA合酶是酮体生成的关键酶。(3)HMG-CoA裂解生成1分子(fēnzǐ)乙酰乙酸和1分子(fēnzǐ)乙酰CoA。(4)乙酰乙酸在-羟丁酸脱氢酶的催化(cuīhuà)下,加氢还原为-羟丁酸。(5)乙酰乙酸自发脱羧或由酶催化脱羧生成(shēnɡchénɡ)丙酮。/利用酮体的酶有两种:1.琥珀酰CoA转硫酶(主要存在(cúnzài)于心、肾、脑和骨骼肌细胞的线粒体中)2.乙酰乙酸硫激酶(主要存在(cúnzài)于心、肾、脑细胞线粒体中)。(1)-羟丁酸在-羟丁酸脱氢(tuōqīnɡ)酶的催化下脱氢(tuōqīnɡ),生成乙酰乙酸。(2)乙酰乙酸在琥珀(hǔpò)酰CoA转硫酶或乙酰乙酸硫激酶的催化下转变为乙酰乙酰CoA。(3)乙酰乙酰CoA在乙酰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