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氨 硝酸 硫酸精选.docx
上传人:阳炎****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学设计]氨 硝酸 硫酸精选.docx

[教学设计]氨硝酸硫酸_2.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设计]氨硝酸硫酸[教学设计]氨硝酸硫酸[教师]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某些非金属,又能氧化大多数金属,那么能否氧化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呢?如实验室为什么不用浓h2so4制取及干燥h2s?[板书](3)氧化某些还原性化合物2nai+h2so4(浓)===na2so4+i2+so2↑+2h2oh2s+h2so4(浓)==s↓+so2+2h2o[问题]实验证明:浓h2so4的特性,稀硫酸都没有;稀h2so4的性质,浓h2so4不完全具有。为什么浓、稀h2so4性质有这么大差别呢?让我们一起分析。[师生共同分析]上述反应中浓h2so4的氧化性由其分子中什么原子引起?稀h2so4也具有氧化性,两者相比有何差别?可举例说明。浓h2so4的氧化性由其分子中s(+6)(最高价)引起。稀硫酸也有氧化性,如zn+2h+====zn2++h2↑,由h+表现,而cu+h2so4(稀)不反应。可见,h+的氧化性比s的氧化性弱且还原产物不同。[小结]略[作业]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2、通过学生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3、在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对比学习中,渗透“量变和质变”的辨证规律。4、通过介绍化学家的故事,使学生树立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教学过程:[故事导入]玻尔巧藏诺贝尔金奖章丹麦有位叫玻尔的科学家,37岁时他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玻尔被迫离开即将被德军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决定将诺贝尔奖章留在实验室。玻尔把金奖章溶解在盛有王水的试剂瓶里。后来,纳粹分子窜入玻尔实验室,那个试剂瓶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战争结束后,玻尔从王水中把金还原出来,并重新铸成奖章。而玻尔配制王水的主要组成之一是“硝酸”。[板书](二)硝酸的强氧化性[设疑]硝酸有酸性,能否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演示]浓硝酸与cu反应[讲解]从实验现象“红棕色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物中是n02而非h2。进一步从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反应的本质是+5价的氮得电子能力比h+1强。[学生实验]比较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cu反应[记录并讨论]反应现象产物浓硝酸+cu1、cu片:有大量气泡产生2、溶液颜色:无色变为绿色3、气体颜色:红棕色4、反应剧烈程度:剧烈5、触摸容器外壁:很热cu(no3)2、no2和h20稀硝酸+cu1、cu片:有气泡产生2、溶液颜色:无色变为蓝色3、气体颜色:无色(打开止水夹后)无色变为红棕色4、反应剧烈程度:缓慢5、触摸容器外壁:温热cu(no3)2、no和h20[板书]1、与金属反应:cu+4hn03(浓)=cu(no3)2+2no2↑+2h203cu+8hn03(稀)3cu(no3)2+2no↑+4h20[讲述]除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能与所有金属反应;当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为1:3混合时,就配制成玻尔的“王水”溶液,王水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可以溶解金,铂等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当前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