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话说“杯水车薪”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材料一:1992年9月《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的人无法维持生计,流浪人口达200万。这一时期出生的儿童身材矮小,后来被称作“萧条的一代”。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当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40%。材料二: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正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倒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烧光.同样,在英、法、丹麦、荷兰整箱的橘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上述现象反映出什么问题?请结合教材归纳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晴雨计100万股100万股当时美国各阶层都参与了股票投机,把它作为致富的捷径,人们不但投入全部积蓄,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因此,当危机爆发后,股市崩溃,广大投资者的财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迫于生计,以及对股市的不信任,人们纷纷赶往银行换兑存款,这又直接导致了银行相继倒闭。图7-10形象地再现了经济危机爆发后引发的信贷危机,人们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不信任,纷纷挤到银行取款。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母女两人的对话反映了经济危机期间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工人失业,没有钱买煤生火取暖,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煤堆积如山,造成浪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花被全铲倒在地;密西西比河漂满牛奶;巴西有2200万袋咖啡豆烧毁或倒入大海;丹麦毁灭了11700头牲畜。◇在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重的是谁?◇在人民饥寒交迫的情景下,资本家为什么不把商品廉价卖给工人,却要大量销毁呢?发生经济危机之后,并不是真正的经济过剩,而是市场上的商品按照正常价格无法出售(也就是无法按照厂商所能承受的最低价格出售),此时,厂商有两种选择,要么亏本销售,要么就是销毁。如果选择前者,商品是销售掉了,但对厂商来说,不但无利润(因为低价销售后,市场需求量更加少了),反而可能冲击了商品市场,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如果选择后者,厂商可能一时损失,但会因市场供给减少,产品价格维持,而有可能度过危机。当然,如果危机时间较长,厂商无法长期维持,就会出现经济瘫痪。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造成了大量商品积压,生产相对过剩,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经济危机的实质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是什么?Iknow3trades.Ispeak3languges.Foughtfor3years.Have3children.Andnoworkfor3months.ButIonlywantonejob.笑话:美国有一年经济危机,失业率很高。一个人工作找了很久,也没找到。一天他在街上转悠,忽然一个人从建筑工地的楼上掉了下来。他急忙跑到工头那儿问:“那个刚掉下来的人的工作我可以接替吗?”工头说:“不行,他的工作已经有人接替了。”“谁呀?”“就是把他推下来的那个人呗。”在选举过程中,德国人将90%的选票投给了希特勒。为什么呢?在经济危机中,希特勒利用了德国民众的复仇心理,利用了人们摆脱危机的急迫心情,利用了人们对社会现实和政府的不满,并许下了种种动人的欺骗性诺言,成功地骗取了绝大多数德国人的信任,夺取了德国政权,在德国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德国的情况是这样,意大利和日本也差不多。总之,德意日三国都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而其经济实力又无法与美英法竞争,它们又都有诉之武力的传统。法西斯势力夺取政权后,就试图通过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办法来摆脱危机,并夺取对世界的控制权。于是,这三国结成一帮,成为战争的策源地。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主要原因。课堂小结:本课重点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国家元首,你所领导的资本主义国家正陷于危机之中,你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矛盾有哪些?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解决?[自我测评]1.可以从两次大战的起因、性质、后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2.经济危机爆发后,许多银行、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生产出的产品人们无力购买。由于生产成本较高,资本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宁愿把产品处理掉也不愿意出售,它是生产相对过剩的一种表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