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技术药物学课程简介要求掌握生物技术药物的概念与发展,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一般过程与控制,掌握常用的生物技术药物的来源、结构、性状、作用、用途和用法等.了解国内外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状况通过课程的讲解,对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的的研发有自己的思路.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了解国内外新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趋势.撰写课程论文。在美国,白宫、国会均设有生物技术产业委员会跟踪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及时研究制订财政预算、管理法规和税收政策;先后启动实施了生物技术水平产业激励政策、禽流感防治专项行动计划、国家生物能源计划、生物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生物盾计划等专项行动计划。美国著名的硅谷只有一个,而在华盛顿、洛杉矶等地生物谷却有五个;用于发展生物技术的费用每年380亿美元,仅次于军费开支。英国早在1981年就设立了“生物技术协调委员会”,2005年宣布3年内向生物技术领域投资30亿英磅。1999年开始实施“基因组谷”计划,目标在于跻身和保持处于世界第二的水平。日本政府决心在生物经济时代再创辉煌.提出了“生物产业立国”的口号,发布了《开创生物技术产业的基本方针》,大幅度增加生物技术开发经费。2006年,日本生物技术研究经费将增加到2002年的5倍,总金额达到2万亿日元。研发经费从2002年占全部政府科研经费预算的13%提高到2006年的50%印度在发展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同时,立志成为生物技术大国,并于1993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生物技术部”,以推动本国生物产业的发展。出台了《生物技术十年展望》和《印度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经过努力,有几个生物产业公司已经进入了世界前20名。目前,印度的生物产业增长速度达到了每年30%,而中国在10%-20%之间。中国制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办发[2007]23号,《规划》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发展重点与任务:是围绕解决重大疾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保障健康和有效缓解广大低收入阶层就医吃药难的问题,大力发展新疫苗、生物工程药物、小分子药物、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等。医药产业被公认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是国内外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之一,而抗体药物研究是其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指出当前国际上生物医药技术发展的几大热点领域,如核糖核酸干扰技术、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以基因为基础的抗肿瘤药物等。在基因治疗、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抗菌药物以及药物靶标等领域的研究有所降温。发展生物药物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增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实力,调整结构,向医药强国转变。本课程主要的参考书籍及杂志第一章生物技术药物学概述2.药品(drug),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法定含义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物、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物制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药物的内涵比药品更广泛一些,药品专指在临床上直接应用的产品。3.生物制品(biologics)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生物制品定义为“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将通过生物技术加工制造的产品均归为生物制品,实际上,生物制品一般是指来自血液(如凝血因子等),疫苗,毒素和免疫制剂的医药产品。4.药物学(Materiamedica)是研究药物的一门综合学科。内容包括药物的来源、成分(结构)、性状、作用、用途和用法等多方面的知识,是系统介绍与药物防治疾病有关的基础理论及药物的临床知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起到医药结合的桥梁作用,对于药品的临床应用与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二、药物的作用—药效学(一)药物的基本作用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对某一组织或某一器官发生作用,而对其他组织或器官很少或几乎不发生作用,此称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与药物的分布、组织细胞的结构及生化功能不同有关。2.药物作用的方式(1)局部作用,指药物在吸收前,对用药部位就产生作用。(2)药物的全身作用,指药物吸收,进入血循环,分布到机体各部位发挥的作用。3.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药效作用:改变机体生理生化或病理过程达到治疗目的.不良作用:与治疗无关或引起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的作用.(二)药物作用机制(1)药物受体的基本概念受体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和细胞核内。是一些能与生物活性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药物等相互作用的分子。蛋白质是最重要的一类药物受体,常见的有①细胞膜受体:一些多肽、蛋白质与儿茶酚胺类激素不能进入靶细胞内,而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