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豆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8.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大豆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ppt

四川大豆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育成品种概况二、正在参加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品种(系)三、种质资源四、育种队伍概况五、育种研究课题及经费概况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育成品种概况“十五“以来育成大豆新品种情况四川省“十五“以来育成大豆新品种情况育成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表现育成品种的品质情况二、正在参加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品种(系)四川省2007年春大豆生产试验新品种概况2.夏大豆:已有3个夏大豆新品种通过了2005-2006年两年省区试,正在进行生产试验。参加2007年四川省春大豆新品种区试的品种共13个(早熟组7个,中熟组6个),其中自贡市农科所6个,四川农业大学3个,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2个,南充市农科所1个,茂县富顺乡农技站1个,多数品种表现良好。参加2007年四川省夏大豆新品种区试的品种共5个,其中南充市农科所3个,自贡市农科所2个,目前多数品种长势良好。1.南豆13号:春大豆;2004~2005年参加长江流域春大豆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8.9kg,比对照湘春10号增产2.1%,居第三位;蛋白质含量45.0%,脂肪含量18.65%。通过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2007年拟国审。2.南豆99:夏大豆;2005~2006年参加长江流域夏大豆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0.7kg,比对照湘春10号增产5.9%,居第二位;抗花叶病毒病SC3、SC8、SC11、SC13流行株系。3.贡豆205-1:2007年参加长江流域春大豆组区域试验。4.贡豆15:2007年参加长江流域夏大豆区域试验。5.贡豆9838-1:2007年参加西南山区组大豆区域试验。三、种质资源南充市农科所共有大豆种质资源674份,其中地方品种428份,引进材料35份,自创中间材料146份,稳定品系65份;春大豆种质613份,夏大豆种质61份;经鉴定可利用作为杂交亲本的材料共31份,其中蛋白质含量50%以上的超高蛋白育种材料13份,高抗病毒病材料10份,产量潜力在300kg/亩以上的超高产育种材料3份,抗豆荚螟材料的材料5份。四、育种队伍概况五、育种研究课题及经费概况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育成品种类型单一,难以适应四川省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育成的新品种在生产上难以发挥主导作用。2.育成品种的单产水平不高,比较效益低,难以满足大豆产业化发展需求。3.研究经费不足,育种研究力量薄弱且分散,缺乏先进育种技术。4.大豆新品种的“育、繁、推、销”脱节,即便育成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也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缺乏竞争优势。5.良种良法不配套。6.缺乏大豆产业化体系。1.开展大豆超级种培育,大幅度提高单产水平。2.强化优质、高产、高效相结合,选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品种。3.加强大豆应用基础研究和种质创新。4.将生物技术育种与常规育种紧密结合,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育种效率。5.增加大豆育种科研经费投入,加强大豆育种科研队伍建设。6.加强横向合作,尤其要加强与大豆育种研究的“国家队”合作,协作攻关。7.加快大豆产业化进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