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棉花育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河北省棉花育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河北省棉花育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北省棉花育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50年来河北省先后开展抗枯姜病、抗黄姜病、优质中长绒棉、低酚、杂交种、适合短季栽培和转基因抗棉铃虫等类型的棉花新品种选育,育成了冀棉1号、冀棉7号、冀棉8号、冀棉10号、冀棉n号、冀棉18号、冀棉19号、冀棉2号、冀棉25号、石远321、冀668和SGK321等有影响的榨花品种,在远缘杂交育种、种质资源创新、杂种优势利用及转基因后代选育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先后进行了7次大规模品种更新,为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今后应在保持适纺中支纱棉花新品种选育优势的同时,加强适纺高支纱和中低支纱棉花新品种选育,育成品种必须抗(时)枯、黄英病,杭棉铃虫,霜前花率高,增强稳产性和适应性,并重视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应用。河北省棉花育种研究一直处于全国领先行列,先后育成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棉花新品种,为河北省和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河北棉花育种研究历史,总结研究成果和经验,对奠定信心和开拓未来棉花育种新局面,促进河北省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1品种选育研究的发展与成就河北省棉花育种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1975年前,主要以系统选育为主,先后育成审定品种冀棉1号至5号等5个棉花品种。1975年以后,开始以杂交育种为主,采用的育种技术主要是复合杂交、远缘杂交、辐射诱变、杂种优势利用和转基因技术等,品种类型包括高产、抗病、低酚、中长绒、短季和转基因抗棉铃虫等,先后育成4个棉花新品种仁‘〕,取得了显著进展,棉花育种研究步人全国领先行列。回顾和总结河北棉花育种研究历史,不难发现,棉花新品种的育成对棉花生产的发展、育种目标的改进、育种方向的引导和纺织工业的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河北品种选育研究的发展与成就,可从典型品种的培育与发展窥见一斑。1.1自育品种主导地位的确立以冀棉8号、冀棉10号等为代表的棉花新品种的育成,开始以推广自育品种为主改变了河北省棉花生产依赖外省品种的历史。1983年以前,生产上推广品种主要为美棉引进品种徐1818和鲁棉1号山1983年以后河北省相继育成冀棉8号冀棉10号冀棉n号、冀棉12号、冀棉13号、冀棉14号等新品种,上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解决了徐1818和鲁棉l号纤维品质差的问题,为棉花流通领域和纺织工业的发展莫定了坚实基础。1.2抗枯萎病育种的突破以冀棉7号(冀合321)、冀棉14号(冀合3016)为代表的棉花新品种的育成改变了河北省自育品种不抗枯萎病的历史。之前,生产上病田面积逐年扩大,主要栽培品种(如鲁棉1号、冀棉8号、冀棉10号、冀棉1号等)均不抗枯萎病,主要靠引进省外品种如陕棉系列、86一1等抗枯萎病品种决病田棉花生产问题卿。冀棉7号和冀棉14号的育成,不仅解决和控制了枯萎病对棉花生产的危害,而且开始引导河北棉花育种研究走抗病育种之路。之后育成的多数棉花品种均抗或高抗枯萎病,基本解决了棉田枯萎病发生对棉花生产的制约问题。1.3低酚棉育种的突破低酚棉品种冀棉19号的育成结束了河北省没有低酚棉自育品种的历史。之前,生产上主要推广中无642等引进品种。低酚棉的育成,为棉花综合利用奠定了品基础。之后,又先后育成了审定品种邯无23、衡无8930和省无538等低酚棉品种。但由于低酚棉综合利用进展缓慢,制约了低酚棉品种的大面积生产应用。1.4高品质陆地棉育种的突破优质中长绒棉品种冀棉2号的育成,为河北省甚至全国纺织工业生产中高支(60一80)纱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当时黄河流域育成的陆地棉品种的纤维长度多数在27~29mm,31一33mm的棉花品种很少旧。冀棉2号的纤维主体长度达到3mm,细度63m/g,断裂长度24.5km。西北纺织工学院、天津棉一、石家庄棉四等试纺结果表明,其纤维品质适合纺60~80·。冀棉2号的育成为河北省和全国高品质棉花育种研究提供了借鉴,高品质(纤维长度3lmm以上、比强度24cN/tex以上、马克隆值3.8一4.5)棉花新品种选育已成为全国棉花育种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继冀棉2号以后,又先后育成冀9119〔幻和冀优851等中长绒棉新品系,其中冀9119通过了新疆审定,定名为新陆中8号其纤维品质指标在新疆南疆推广品种中表现最好为新疆棉花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1.5夏播短季棉育种的突破短季棉或夏播棉品种冀棉21、冀棉23号的育成结束了河北省夏播棉生产依赖省外引进品种的历史。冀中南棉区为解决粮棉争地矛盾,开始发展麦套夏棉种植体系。当时配套品种主要为引进的中棉所10号、辽棉9号、中棉所16号和中无268等短季棉品种。冀棉21号和冀棉23号的审定,为河北短季棉育种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之后,又相继育成邯241、省早441等短季棉品种。但由于棉花生产布局调整和夏播棉自身存在问题,麦套夏棉在生产上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