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道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2.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污水管道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doc

污水管道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污水管道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污水管道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工程位于洋口港临港工业区内,分为经四路(北段)工程和治污路工程。经四路(北段)全长895.431m,其中污水管道长792m;治污路全长841.178m,其中污水管道长718米。污水管道均位于道路一侧人行道下,采用Φ1350承插式钢筋混凝土Ⅱ级管,每间隔80m设一1100×1700mm污水检查井。经四路(北段)污水管道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6。04m,最小开挖深度5.31m;治污路污水管道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6。65m,最小开挖深度为5.95m,属于深基坑施工,特此编制该专项方案.二、编制依据与原则我公司依据与洋口港临港工业区江苏洋口港投资开发签订的经四路(北段)及治污路道路工程的施工合同和建设施工安全目标责任书,同时结合我公司编制的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公司过去的施工经验,参照本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和有关规范、图集等编写该施工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⑴《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⑵《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21)⑶《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⑷《给水排水图集》(苏S01-2004)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21)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⑻《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111—98)⑼《洋口港临港工业区一期道路工程经四路北段、治污路施工图设计(第三篇排水部分)》(江苏纬信工程咨询,设计编号:11729H5F01)2、编制原则=1\*GB2⑴确保本方案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作为现场施工的指导性纲要.=2\*GB2⑵尽量减少施工对临边建构筑物的影响,确保施工安全。=3\*GB2⑶确保工期、经济合理。三、工程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气象场区地貌类型为长江三角洲堆积平原,地貌形态为近代海积平原,区内地势低平,沟渠较多,地面标高为2~3m.场地附近气候温和湿润,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具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14。8℃,一月份平均气温3.1℃,最低气温—10。6℃;七月份平均气温27。3℃,最高气温38.6℃。年平均降雨量1025mm。2、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粉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及上更新统粉砂层,淤泥质粉质黏土透水性、赋水性均较差,为相对隔水层。粉土、粉砂的赋水性及透水性均一般,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承压水。据区域资料,场区浅层潜水常年最高水位埋深约0。25m,年变幅约1。50m。施工期间实测潜水水位埋深0。6~0.80m、平均为0。73m;标高1.84~1。98m、平均1。93m.实测承压水水位埋深2。10~2。50m、平均2.30m;标高0.27~0。34m、平均0。30m。3、地基土特征及不良地质作用勘探深度揭露的地层土体为第四纪全新统冲海积相松散堆积物.根据土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及分布埋藏特征,将场区地层统一分为4个工程地质层,各地质层分述如下:①层素填土:灰色,潮湿,松散,以粉土为主,夹少量粉砂,顶部有植物根系,均有揭露普遍分布。该层土厚度1.50~2。60m、平均1。92m.②层粉土:灰色,湿,稍密,局部夹粉砂薄层,见云母碎片,夹淤泥粉质黏土薄层,偶含腐殖质。均有揭露、普遍分布。该层土土顶埋深1.50~2.60m,平均1。92m。层顶标高0.15~1。27m,平均0.77m;厚度6。40~7.65m,平均7。01m.③层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饱和,流塑,局部软塑,夹粉质黏土薄层,夹大量粉砂,局部呈互层状。均有揭露、普遍分布。该层土土顶埋深8。10~9.50m,平均8。93m。层顶标高-6.75~-5。66m、平均—6.24m;厚度4.60~6.40m,平均5。81m。④层粉土:灰色,湿,稍密—中密,地不含少量粉砂,夹粉质黏土薄层,见云母碎片.均有揭露、普遍分布。该层土土顶埋深13.70~15。4m、平均14。74m。层顶标高-12.62~—10。93m、平均-12.05m;厚度4.80~7。20m、平均5。74m。4、地基稳定性评价①层素填土,松散,土质不均匀,分布连续,属于不均匀地基,稳定性差.②层粉土,稍密,分布连续,承载力较低,中等压缩性,液化等级严重,属于均匀地基,稳定性稍差。③层淤泥质粉质黏土,流塑,分布连续,承载力较低,高压缩性,属于均匀地基,稳定性稍差。④层粉土,稍密—中密,承载力一般,分布连续,中等压缩性,液化等级严重,属于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