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相互影响.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相互影响.ppt

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相互影响.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录一、水生态文明建设分析(一)水资源状况分析(一)水资源状况分析用水消耗量:2003-2012年间,我国用水消耗量基本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2901亿m3到2012年的3244亿m3,增长了11.8%,年均增长率1.2%。地下水超采量:2003-2012年间,我国地下水供水量基本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554亿m3到2012年的600亿m3,增长了8.3%(见图1.13),年均增长率0.8%。(二)水经济指标分析万元GDP用水量:2003-2012年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448m3到2012年的118m3(见图1.16),下降了73.7%,年均下降率7.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003-2012年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222m3到2012年的69m3(见图1.17),下降了68.9%,年均下降率6.9%。污水集中处理率:指通过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量与污水排放总量的比率。2003-2013年间,我国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大幅度提升,从2003年的42.1%上升到2013年的87.9%(见图1.19),增长了45.8%,年均增长率4.2%。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004-2013年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基本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2246万立方米(见图1.20),比2004年增长了65.4%,年均增长率6.5%。(三)水循环状况分析(三)水循环状况分析(四)水污染状况分析氨氮排放情况:1998年-2013年间氨氮排放量年际对比,2005年之前,氨氮排放量缓慢上升,自2005开始,氨氮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十一五以来,工业氨氮排放量下降所致。2011年出现突增现象是由于自2011年起,氨氮排放量组成中增加了农业源氨氮排放量和集中式氨氮排放量两个指标。七大水系水质状况变化:中国境内“七大水系”均为河流构成,为“江河水系”,均属太平洋水系。分别是:珠江水系、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和松花江水系。近年来,我国七大水系污染严重,九成饮用水不合格,但经过逐年治理,2000-2013年间,七大流域污染情况逐年减轻。I~Ⅲ类水所占比例逐年上升,Ⅳ~Ⅴ类水及劣Ⅴ类水比例逐年下降。四大海区受纳直排海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分析:污染源排放主要包括废水量、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总磷五项指标。2008-2013年四大海区各海域各项污染源排量对比如图51所示,由图可以看出,总磷为各海区的主要污染源,所占比例远大于50%,石油类其次,化学需氧量最低。重点湖泊水库水质状况分析:我国重点湖泊主要包括:巢湖、太湖、滇池三大湖泊。当前,我国湖泊水质状况不容乐观,水质恶化,八成水质不达标。图1.42为2003-2010年我国重点湖泊水库水质状况图,由图可看出,湖泊水质中无类水,劣Ⅴ类水站到50%左右。且近几年水质状况并未出现好转,仅2008年二类水比例有所增加,水质好转,但2009年开始,污染依旧严重。(五)水土流失情况分析(六)水环境保护状况分析目录(一)人口城镇化(二)经济城镇化(三)社会城镇化(四)空间城镇化目录(一)水生态文明建设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二)城镇化发展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二)城镇化发展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