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多篇.docx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多篇[引言]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节内容是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自然灾害”的系列篇,在此前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的原则认识自然灾害。这部分内容教材介绍的比较概略,只是从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分布地区、形成条件两大方面进行了介绍。然而这三种灾害在我国无论是危害地区还是危害程度都有扩大和上升的趋势,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同时也把这节课做为自然灾害的专题来复习,内容更加丰富,对学生知识储备、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本节专题学习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连发性的特征,对人类生产和生命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我们首先要了解它、认识它,同时还要防御它,保护自己,珍惜生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种自然灾害的含义、特征及在我国的分布地区。2、分析、比较三种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提高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3、根据三种自然灾害的特征,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危害。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案例,分析三种自然灾害的形成。2、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三种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对三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3、通过课堂训练环节,达到对当堂内容的巩固和提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和认识,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3、积累户外出行的经验,养成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教学重点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教学难点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尤其是人类活动对三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学法指导针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学会在对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提高对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的认识和防御意识。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视频播放:“滑坡、泥石流”教师与学生交流:这种灾害听说过吗?在哪里怎么听说的?你经历过吗?但愿没有经历。观看视频和师生互动观看视频、设计情景,把学生的思路带入到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去,从而开始本节课的学习。1、滑坡、崩塌:山体岩石在重力、地震和流水作用下,产生的断裂、滑落、堆积。2、泥石流: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随山洪流动。1、提出问题:根据上述灾害的含义和对图片的阅读,你能看出这些灾害大多分布在什么地形?2、提出问题:根据地形分布的特点,分析我国哪些地形区具备这样的地形特点?3、阅读地图,指出我国上述灾害的多发地区。4、提出问题:如果一个地区具备了山高坡陡的地形条件,就一定会发生滑坡、泥石流吗?是否还有其诱因?5、讨论:从气候区、降水特征分析上述地区的气候特点。例:冰雪融水、地震6、讨论:有时三种自然灾害在同一地区同时发生,这是为什么?(①三种自然灾害形成的地形条件相同—地貌、气候。②滑坡、崩塌为泥石流提供物质来源。)资料:不科学地开挖山坡,劈山造田,毁林开荒,人工爆破采石等,则是诱发滑坡的人为因素。据世界有关部门统计,全世界大约有70%的滑坡,都是由于人类不科学的工程施工等所引发的。近十几年来,三种自然灾害在长江上游地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否和人类活动有关?你认为和哪些人类活动有关?观察图片(或视频)尝试给滑坡崩塌泥石流下个定义。根据画面情景说明三种自然灾害的特性。[来学生交流发言,阐述理由。学生交流发言,阐述理由。阅读“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图,准确说出分布地区。学生可联系刚才观察过的图片或视频,结合灾害的爆发,逐步得出气候因素的影响。高中地理中国地形优秀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2、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图上的分布。(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2、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点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教学难点1、分析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越性2、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沿320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我们经常说,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景色宜人。首先,我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