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感染(有芽孢厌氧菌感染)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特异性感染(有芽孢厌氧菌感染)培训课件.ppt

特异性感染(有芽孢厌氧菌感染)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特异性感染(有芽孢厌氧菌感染)一、破伤风【病因病理】1、西医:伤口:动物咬伤、烧伤、挤压伤、冻伤、人咬伤、刺伤、外科手术等。病原菌:破伤风杆菌。破伤风杆菌停留在伤口局部繁殖,分泌外毒素:①痉挛毒素:引起本病的主要毒素,导致横纹肌持续性收缩、阵发性痉挛。②溶血毒素:损伤局部组织,但一般不影响伤口愈合。2、中医:《诸病源候论》谓:“金疮得风”,说明必须具备创伤或感受风毒这两个因素。是因皮肉破伤,感受风毒之邪所引起。金刃创伤,风毒之邪乘虚而入,由表入里,邪入经络,甚至内侵脏腑,引动内风而发病。溃疡失治,病邪内侵,特殊邪毒经疮面内侵,热郁于里,不得外透,内外合邪而发痉。肝血不调,筋失滋养风邪入里传肝,肝血不足,血不荣筋而发痉;疾病后期,气血亏虚,脾胃受损,出现正虚邪恋证。【临床表现】有开放性创伤史,特别是伤道深而有异物者。潜伏期:长短不一,通常为6~10(12)天,亦有短于24h,或长达数周、数月或数年不等。潜伏期越短,症状越严重,愈后越差。前驱期:常有头痛、头晕,全身不适,乏力,多汗,烦躁不安等。特征性症状:咀嚼肌酸胀、紧张,张口不便等。肌肉轻度发硬,反射亢进等前驱症状。此症状维持时间短(24h),常不易引起注意。典型症状:横纹肌持续性收缩、阵发性痉挛。受累的次序多为下行性:从头面部开始,进而延展至躯干、四肢。最早表现于咀嚼肌、然后依次为颈项肌、躯干肌、四肢肌,最后为呼吸肌。临床表现为:最初咀嚼肌酸痛、紧张,咀嚼不便,张口困难,严重者牙关紧闭;表情不能自如,口角向外下方向牵引,蹙眉,面部皱纹加深,呈苦笑面孔。继而颈项强直,头向后仰,不能作点头动作。腹式呼吸运动受限,躯干不能前弯。四肢伸屈受限,呈半屈曲,手半握拳。阵发性痉挛:在横纹肌持续性收缩的基础上,外界的任何刺激,如:光亮、声音、风吹、饮水、触动、床铺振动等可诱发全身性肌肉阵发性痉挛,发作时表现:患者面色紫绀,口吐涎沫,大汗淋漓,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四肢抽搐不止。抽搐每次可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不等。持续时间越长、间歇时间越短,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反之,则预后较好。患者神志一般始终清醒。一般无高热,但病情严重时可有高热。并发症:窒息、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骨折、肌肉断裂、舌或颊部自我咬伤、尿潴留、脑缺氧、昏迷等。【诊断】外伤史+典型的临床表现,无破伤风免疫史。下列情况属于重症:①潜伏期过短,<48h;②全身痉挛发作较早:从局部症状出现起,<24h;③痉挛发作持续时间长,>1分钟;或持续时间虽短,但频繁发作;④出现高热、昏迷、肺部感染、心动过速等;⑤用一般的镇静剂难以缓解痉挛发作者。【鉴别诊断】①化脓性脑膜炎虽有“角弓反张”状和颈项强直等症状,但无阵发性抽搐、无咀嚼肌痉挛等。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神志有时不清,脑脊液检查有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等。②狂犬病有被狗、猫咬伤史,以吞咽肌抽搐为主。喝水不能下咽,并流大量口涎,病人听见水声或看见水,咽肌立即发生痉挛,故被为“恐水病”。无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角弓反张【治疗】治疗原则:消除毒素来源(伤口处理)中和游离毒素,控制与解除痉挛,防治并发症。以下按照临床治疗的次序介绍如下:(一)控制与解除痉挛:1、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等刺激;2、镇静、解痉:①地西泮(安定):优点:作用迅速,能解除肌肉强直,并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不抑制呼吸。其作用于脊髓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和杏仁核,能阻断毒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在中型破伤风病人中,单用地西泮能降低氧耗量;在重型破伤风病人中,与其他药物联用能显著降低病死率。用量:首次30~40mg,静脉滴注,以后按照5.5~7mg/kg/d,静脉滴注,分8次给与。5d后视病情渐减量。忌早期停药或减量,以免病情反复。务必早期足量使用,超大剂量地西泮毒性低、排泄快,安全可靠,无明显干扰呼吸及循环等。②冬眠合剂1号:氯丙嗪、异丙嗪各50mg,哌替啶100mg,加入5%GS250~500ml中,静脉滴注;或用1/2~1/3量,肌肉注射,q8~12h。本法适用于病情较重者。③硫贲妥钠:略。或使用其他肌肉松弛剂。本法用于冬眠合剂仍不能解除肌痉挛者。但必需同时行人工呼吸和相应的检测。(二)中和游离的毒素:破伤风抗毒素(TAT):TAT3万~5万U,加入5%GS500ml~1000ml中,缓慢静脉滴入。用药前应作皮内过敏试验(AST)。另用TAT1万~2万U,加适量0.25%普鲁卡因在伤口周围封闭。可连用数日。因TAT不能中和已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所以只在早期有效,加大剂量并不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