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阅读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阅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阅读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2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元方入门不顾()【小题2】翻译句子(3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小题3】文章结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案【小题1】(2分)(1)约定(2)回头看【小题2】(3分)您中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小题3】(3分)知错了,就该原谅他;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意思对即可)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期是约定的意思,有成语不期而遇中的期就是这种用法。顾在这里是回头看的意思。考点: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小题2】试题分析:日中是中午的意思,无信:没有信用。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小题3】试题分析:可以谈失礼,也可以谈不失礼,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失礼,友人已经认错了,就应该原谅他。不失礼,友人错在先。考点:本题考查对问题的看法。点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根据题干的要求,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说出支撑这些观点的理由和依据。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阅读2仔细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回答下列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元方入门不顾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尊君在不()③下车引之()④入门不顾()3、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本文可以看出陈太丘的`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元方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元方/入门/不顾2、①约定②通否③拉④回头看3、①过了中午还没有来。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离开后那朋友才来。②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4、言而无信却又无礼的人,自己失信,却怪罪别人,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意对即可)5、是一个聪明懂道理的孩子,品格正直不阿。(意对即可)6、略。(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阅读3《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1)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2)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3)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4)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