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知识点1、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斯金纳),提出经典性条件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巴浦洛夫)2、"兼爱非攻“墨子3、主张”教育及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杜威);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学习观是(罗杰斯);”教育与发展“的倡导者是(赞科夫);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弗洛伊德);提出认知发现理论,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布鲁纳);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认为儿童的道德行为或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不以年龄大小为转移,也不取决于年龄的理论家是(梅和哈特肖恩);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学家是(赫尔巴特);“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可能的尊重一个人”提出此思想的是(马可连柯);4、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形式存储。5、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标准是(信度);智力测验中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是(常模)6、新《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实施;7、教师的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8、(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绩动机至少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9、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10、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11、1990年,我国心理学家章志光提出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式。12、我国考试制度的建立始于(汉代);最早的研究生教育出现在19世纪的(德国);我国的学校最早产生于(奴隶社会);我国首次制定的近代学制是(壬寅学制);首次实行的是(癸卯学制);新中国成立后,实习新学制的时间是(1951年);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德国)13、欧美教育史称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波罗尼亚大学)。14、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阶段。15、个体遵循纪律的心理发展分为(五)阶段:强制阶段(0-6岁);强化阶段(6-9岁);遵从集体阶段(9-16岁);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16-成年);民主平等16、柯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杜威)提出问题的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做是一种经典的解决但问题过程的标志。17、根据迁移的性质,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18、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19、教师的个体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上升趋势)20、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21、在汉语中,最早将“教”与“育”连起来使用的是(孟子)22、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于党的(十四大)23、欧洲的新教育思潮和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24、人的气质类型在社会上(无好坏之分)25、小学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关键年龄大约在(10-11岁)26、舒茨提出人际交往的三维理论,内容是(包容、情感、支配)二、单选题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他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B)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A)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3、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三种基本的需要,它们分别是(C)A生理学要、支配需要和尊重需要B胜任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尊重需要C支配需要、包容需要和情感需要D尊重需要、包容需要和情感需要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压力的因素(A)A准备状态B行为方式C经验D性格特征5、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是指(B)A专业结构B学缘结构C学历结构D职务结构“前有狼后有虎”是一种(A)A双避式冲突B双趋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在(B)A需要、动机、世界观B理想、信念、世界观C兴趣、动机、世界观D兴趣、爱好、理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A)A权利B义务C权利和义务D权力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次日起(30)日内做出处理。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A)A建构学习论B结构学习论C认识学习论D联结学习论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D)A辨别学习B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