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安全管理制度11篇.docx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防毒安全管理制度11篇.docx

防毒安全管理制度11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41防毒安全管理制度11篇【第1篇】防火防爆防毒安全管理制度1、防火、防爆安全管理①、加强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及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②、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工艺控制参数”及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和维修,非岗位人员,未经同意,不得乱动该岗位任何设备和仪器。③、加强生产区和储罐区的明火管理:在防火、防爆区内,严禁使用明火、高温表面摩擦和碰撞,绝热压缩等火源,并预防自动发热、电气火花、静电火花的发生,避免雷击和光热射线等等。④、在防火、防爆区必须在显眼的位置设置防火警示标志。⑤、在防火防爆区域内闲人谢绝进入,禁止穿拖鞋及鞋底有铁钉的鞋类,禁止带入火种。⑥、按规范设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定期保养。⑦、定期检测防雷、防静电、防火花的设备设施,确保防护设施的工作性能,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避免意外事故发生。⑧、防火防爆区内严禁动火,如确需动火,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证”并按照动火的规定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准在动火。2、防毒安全管理①、原料粉碎车间产生的粉尘应采用密闭、通风、除尘系统,生产工人必须配用防尘罩。②、生产过程产生噪声,振动应采用消声设施或个人带防护耳机。③、生产过程中的毒物产生于设备、扩散于环境,作用于接触工人,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就应从设备、环境、人三个方面考虑,生产过程应尽量做到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④、控制作业场所有害物质对空气污染,对有害物质产生源的封闭、阻断、屏蔽、通风(局部与全部通风),加强个人防护措施,缩短接触时间及提供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具等。⑤员工在正式上岗前必须经培训,使员工认识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特性,有害成分,预防措施。⑥有毒物品必须具有标签、标识、安全使用说明书及其影响安全使用有毒物品的其他有关资料。⑦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按照规定设置警示标识。⑧有毒作业场所的卫生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进行维护、检修和定期检测,使之保持完好状态。【第2篇】防火防毒安全管理制度一、防火防毒工作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实行防火防毒责任制。二、厂区严禁烟火,严禁将火种带进生产区。进入厂区的所有机动车辆,必须佩带防火罩。三、员工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程序进行,由各级安全防火防毒责任人监督。四、外来人员进入厂区必须在主管或相关人员带领下,并交出火种。五、不准在机械设备、电源线路和开关附近堆放物品,下班后,必须关掉所有的电源和门窗,由车间的防火防毒责任人直接负责监督。六、车间内任何金属的物品必须轻拿轻放,不得碰撞。七、任何人不得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和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八、凡是需要使用明火和电焊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证》,由消防员现场监督,采取有效防火措施,操作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方可进行。九、对从事尘毒作业的职工,按规定发放保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到有毒岗位作业要进行就业前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十、禁止在尘毒场所吃饭、饮水。饭前洗手,班后洗澡,定期清洗工作服。十一、所有人员进入高毒作业场所,必须佩带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十二、所有的员工必须经过防火、防毒培训,熟练掌握全厂消防、防毒设施和器材的正确使用。【第3篇】防火防爆防尘防毒安全管理制度1.对所用易燃、易爆物料的过程及设备必须严格管理,采取有效的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以保障国家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2.加强防火防毒检查和消防器材、个人防护用品管理。3.除固定动火区外,未经批准,任何情况下禁止动火。4.高处焊割作业要采取防止明火花飞溅措施,如有6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5.对沾有易燃、可燃物料的材料或设备,焊割前应冲洗干净,置换分析合格。6.生产或检修,需用的熬炼设备应设置在安全地带。熬锅装料不得超过容积的80%,以防止沸腾外溢,熬炼期间应有专人管理,并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7.搬运可燃、爆炸等危险物品,不得抛掷,拖拉和滚动,所用板手、锒头等工具应为铜、铝合金或镀铬的钢铁材料。8.禁止穿带钉子鞋进入易燃、易爆车间和危险场所。9.高温设备、管道必须保温。不能在高温设备、管道上烘烤可燃物。10.生产区内的照明,布线及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并保持清洁干燥和绝缘良好。11.因临时需装设备电器线路,应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按临时线路要求安装,并限期拆除。12.高大建筑,主配电设备,易燃液体罐及突出屋面的排放管、气框放空管都应设避雷保护装置,接地电阻值不大于5欧姆,并应每年进行定期检测。13.建筑与工艺生产装置的平面布置必须符合防火间距标准要求。14.对带压可燃气体的设备、管道,应设置安全阀或防爆板,对已有腐蚀损坏或有泄漏的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设备、管道应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