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纸层析法分析氨基酸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1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物化学实验——纸层析法分析氨基酸学习PPT教案.pptx

生物化学实验——纸层析法分析氨基酸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验二、纸层析法分析氨基酸纸上层析法是分配层析法中的一种,常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纸上层析法是分离、鉴定和定量测定氨基酸、糖类、抗生素等有机物质的一项重要而简便的分析方法。所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样品少,分离效果好,为近代生物化学分析中重要技术之一。此法广泛地应用于科研和生产分析工作中。常以水和有机溶剂作为展层剂;水和有机溶剂互溶后形成两个相:一个是饱和了有机溶剂后的水相,一个是饱和了水后的有机溶剂相。由于滤纸纤维素上的羟基和水分子有较大的亲和力,其吸附的水相为固定相,有机溶剂相为移动相。由于物质的极性大小不同,在两相中分配比例有所差异。极性小的物质在有机相中分配较多,随有机相移动较快;而极性大的物质在水相中分配较多,移动相对较慢,从而将极性不同的物质分开在相同的条件下,每种物质都有其固定的Rf值。Rf值的定义为:原点到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Rf=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影响Rf值的因素有:①物质本身的化学结构;②展层所用溶剂系统;③展层剂pH值;④展层时的温度;⑤展层所用滤纸;⑥展层的方向(横向,上行或下行)。用纸层析鉴定样品时,一般都与标准品相比较。若没有标准品,可选择文献记载的该物质层析条件,根据文献Rf值进行鉴定。三、实验操作1、纸的处理取18cm长、18cm宽的滤纸一张,离底边2cm处用铅笔轻轻划一条与底边平行的线,并等距离的在线上定点样点(原点)划圈,使圈的直径小于0.4cm。2、点样用毛细管点样,中间点混合氨基酸,两侧点三种标准氨基酸;每个点样点重复点2-3次,每点一次用电吹风吹干后再点下次(此时,用冷风吹干,防止氨基酸变性降解),点样点的直径应控制在2-4mm左右,点样完毕用大头针线将滤纸做成筒形,点样面向里。展层剂3、平衡点样以后将滤纸与层析缸用配好的溶剂系统蒸汽来饱和,这个过程称为平衡(30min),否则,滤纸会从溶剂中吸收水分,溶剂也会从滤纸表面挥发,使溶剂系统的组分发生改变,严重时纸上会出现不同水平的溶剂前沿,影响层析效果。4、展层向层析缸中加入层析溶剂(高约1.5cm),液层不要超过点样线,将滤纸点样点朝下放入层析溶剂中,将层析缸密闭,待溶剂到达滤纸上边线1-2cm时取出冷风吹干。5、显色用喷雾器向滤纸上均匀喷洒0.1%茚三酮,热风吹干(加快反应)反应显色(或晾干后,将滤纸放入烘箱中80-100℃,烘烤5分钟后),滤纸上即显出紫红色或黄色的氨基酸斑点。四、结果处理1、用铅笔将层析色谱轮廓和中心点描出来。2、测量原点至色谱中心和至溶剂前沿的距离,计算各种已知氨基酸和未知氨基酸色谱的Rf值。3、分析混合样品中未知氨基酸的组分。图3.层析谱1.原点;2.层析点;3.溶剂前沿五、注意事项(1)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手只能接触滤纸边缘,否则手指上的氨基酸会造成滤纸上众多斑点。(2)在点样时,不要将毛细管插错了试剂瓶。(3)点样斑点不能太大(其直径应小于0.5cm),防止氨基酸斑点重叠。(4)展层剂接触滤纸时一定要均匀、保持前沿线与滤纸平行。(5)吹风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斑点变黄。(6)展层结束后,切勿忘记用铅笔描出溶剂前沿。在相同的条件下,每种物质都有其固定的Rf值。Rf值的定义为:原点到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Rf=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展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