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总复习,师生心中都要有杆秤学生1.齐头并进不丢下一科“在高三总复习时,一定要落实老师布置的任务,不仅要做练习,还要预习、练习、听课、核对、纠偏、澄清错误一条龙走。”当然,苏建民老师也谈到,由于学生的基础与能力状况不一样,教师布置的作业,不一定每个同学都完成得了,此时,就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但不管如何取舍,各门科目都要齐头并进,不能放弃某个科目,而专门阶段性地去攻克另一科目。其次,因第一轮复习一般是从头到尾过一遍,各方面都会涉及,故此时应尽可能把没弄懂的弄懂,记不住的记住。而要做到这一点,学习效率至关重要———最主要是要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要坐得住,想得进去,处理好想与问的关系。2.从基础抓起训练能力“高考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能力的考查,故复习阶段要着重对能力的培养,才能应对千变万化。”苏建民老师指出,有些学生对难一点、偏一点的题目束手无策。主要是因为能力问题。当然,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平时就要注意培养对基础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在平常练习时反复尝试,认真听老师讲课,都是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泉州七中2007届高三年段长纪建灵老师也谈到,高考考核的目标与要求不外乎四方面能力:获取与理解信息的能力;能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与阐析事物的能力(即动笔能力);论证与探讨的能力。为此,进入高三后,要回归“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有的学生学习似乎不错,但却经常会出错,就是因为平日里做得少的缘故。要知道,应届毕业班的学生到了最后阶段,能力进步会比较大,因此,多练习、多动手效果会更好。3.“吃外卖”要有选择到了高三,纪建灵老师认为,如果学生感觉有时间,可以从外面找些题目来做,但一定要有所选择。因为各地区高考的题型不同,如果盲目拿来就做,会把自己搞得很疲惫,而且吃力不讨好。比如上海的高考试卷,一道题目就是半页纸,而我们福建的试题相对要简洁得多,不会有这样的出题方式,因此,没有必要去做上海的试卷。那么,同学们从外面找题做时,最好与老师沟通,那样才会更对路,更与本省接轨。4.把错题集当考前宝典纪老师建议同学们,复习期间,要注意积累、收集、记录、整理、分析、改正错误。因为错误是很宝贵的资料,也是考前宝典。他建议同学们自己设置一本错误记录本,把容易出错的那些较典型、较有代表性的题型记录下来,有空翻一翻,当成考前宝典。不过,千万不要什么都记,记了厚厚一大叠,那会让自己的信心受挫。另外,平常做练习时,最好边读边想边写。因为写才能落实,写才是思维的开始———听明白不如想明白,想明白不如做明白。很多时候,想时很容易,动手后才发现并不那么简单。5.每天回顾几分钟到了高三年,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很多同学可能忙忙碌碌,却不知自己到底干了什么。为此,纪老师提醒同学们,要学会反思,每天腾出一点点时间想想今天做了什么,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做得不够,以便及时补缺漏。苏老师的想法与纪老师一样,他也提到: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腾出一点时间做阶段性的回顾与总结。同时,进入高三后,将面临许多的压力与困难,同学们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保持稳定的学习情绪。有了心理准备,就不会在遇到困难时措手不及,影响心理健康。老师1.去年的考纲可以先借鉴高三复习,老师是学生的方向标。为此,老师的指挥至关重要。根据经验,高考的考试说明一般都要等到第二学期才会出来。为此,纪建灵老师建议新高三的老师们,在进行第一轮复习时,可以先结合上一届的考试说明,一手抓考试说明,一手抓教材。按他的经验,前后年的考试说明相差不会太大,那么,为什么不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始进行教学与复习,非要等到新的考试说明下来后,才去翻看对照呢?2.第一轮复习应控制难度如今的高考出卷,难度都会有所控制,以中档题与低档题为主,比如今年的数学卷子,相对较难的题也就是第22题的第3步,就4分,但真正拉开分数的是中、低档题。故第一轮复习应以基础为主。那么,作为老师,在第一轮复习时,就要认真抓好中低档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复习信心,同时也才能让基础更加扎实。有的教师为显示其教学水平,拼命抓难题,那样就会误导学生。3.选题典型才能触类旁通到了第二轮复习就不同了,对基础扎实的学生就要有一定的拔高,因为毕竟要让拔尖的学生吃得饱,何况,学校也好,优秀学生也好,他们也想拿单科状元,拿最高分。当然,练习要精,不要盲目。“会做的反复一直做,会让学生能力下降!”纪老师认为,班里大部分学生都会做了的题型就不要再出了,个别还没掌握好的同学另外再补好了。同样的,不会做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