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秀美****甜v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音乐教学教案精编.docx

音乐教学教案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音乐教学教案音乐教学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鲜花爱雨露》。2、听赏歌曲《我爱米兰》。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鲜花爱雨露》。2、通过聆听歌曲《我爱米兰》,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3、培养和营造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养成尊师的行为习惯。教学过程:(一)唱歌《鲜花爱雨露》1、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同时聆听歌曲《鲜花爱雨露》的范唱。2、提示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以及歌词内容,然后复听一遍。3、听赏后,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及歌曲内容。4、教师可结合鲜花、雨露等知识向学生讲解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可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涵。5、听伴奏,轻声学唱歌曲(用“啦”模唱或直接哼唱歌词均可)。6、为使学生始终对学唱产生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学唱的熟练程度而改变学唱的方式。可以采用分小组、男女生接唱、单独演唱等形式。7、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二)欣赏《我爱米兰》1、教师展示歌曲《我爱米兰》的图片或课件,导入歌曲欣赏。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注意歌曲表现的内容。3、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和联想。4、复听歌曲,学生可随歌曲哼唱,或根据歌曲情绪进行动作创编。(三)综合复习1、教师将两首歌曲进行对比,请学生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2、为歌曲《鲜花爱雨露》创编动作表演(也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表演较好的同学集中,其他同学拍手或用打击乐器伴奏)。3、小结。教学反思: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能够主动思考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在歌表演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音乐教学教案2活动目的:1、了解国庆节的时间以及放假。2、学会“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歌曲。3、体会爱祖国,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快乐。活动准备:国旗,“祖国祖国我们爱你”音乐。活动重难点:对国庆的理解和学习歌曲。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诶,小朋友们小眼睛看这里。老师手里的图片,有没有小朋友认识?哦,是生日蛋糕。小朋友们都过过生日吧?有哪个小朋友来说说自己生日的时候是怎么过的'呢?恩,吃了蛋糕,唱了生日歌,还玩了,吃了好多好东西。真棒呀。那么,老师知道,很快,又有一个生日要到啦,小朋友想知道是谁的吗?二、引入国庆即将到来的生日是我们的祖国妈妈。她的生日是四月一日。我们称之为国庆节。虽然我们吃不到祖国妈妈的蛋糕,也没办法送她礼物,但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也给我们带来了七天的假期。在这假期间,我们可以尽情的玩耍,也算是祖国妈妈在生日时送给我们的礼物了。那么,让我们跟着音乐,为祖国妈妈送上一首生日快乐歌吧。三、唱生日歌四、学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我们的祖国生我养我,让我们幸福快乐的成长,我们爱不爱她?那么,今天跟老师一起学一首“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歌曲吧。1,先听一遍。2。跟读歌词。3,尝试学唱。4,反复学唱,熟悉音乐。五、现在,我们也学会了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首歌了,那么,国庆回去之后,在十月一日这一天,唱给我们的祖国妈妈听哦。音乐教学教案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从听觉上视觉上观察体验音乐的突出特征2、能力目标:能用圆润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能用多种形式展现歌曲魅力。教学重点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大屏幕上展现出影视资料(历届春节晚会中的轻歌曼舞)学生置身于美好的情景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的走进音乐。二、新授歌曲,体验感情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那首每年“春节晚会”的压台戏《难忘今宵》。教师简单介绍词曲作者。师:一起聆听李谷一演唱的优美动听的歌曲,结合大屏幕乐谱,思考:⑴歌曲中的两段歌词各表达了什么内容?⑵歌曲中哪些小节的旋律完全相同?⑶哪些小节的旋律相似不完全相同?生:(答略)(教师由其中的1、3、5、7、11、1213小节旋律特点教唱,学生随唱,其中第三小节的跳进旋律,看屏幕跟老师用tita读,用低头唱低音、抬头唱高音。)师:为什么歌曲中采用了这么多的十六分音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果把十六分音符都改为八分甚至四分音符,效果又会怎样?(师唱改编成的音乐)生:大量运用十六分音符,更能表达人们内心的激动,不能平静??(课堂中的情境提问,引导启发是关键,学生从问题中尝试对歌曲最初的了解,掌握旋律特点便于歌唱。声势训练运用,解决了教学歌唱的疑难问题,排除了学生对较复杂又相似节奏的心理障碍。同时通过比较、讨论曲作者运用的大量十六分音符,理解歌曲的内涵。所以在新授歌曲中,从问题—聆听—体验—思考—回答的思维流动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师:这首歌让你来唱,如何来处理它的情感力度变化昵?生(甲):深情地演唱,从“共祝愿,祖国好”开始力度强??生(乙):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