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媒介研究》教学大纲(2006).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当代媒介研究》教学大纲(2006).doc

《当代媒介研究》教学大纲(2006).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当代媒介研究》教学大纲(2006)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中文名称:当代媒介研究英文名称:TheResearchofContempraryMedia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采编方向、双语播音方向)开课学期:春总学时:36学时总学分:2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讲授当代媒介理论尤其是电视媒介相关理论,了解分析当代传播媒介发展现状,使学生具备媒介研究的视野,掌握媒介研究的方法和原则。了解各类媒介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各种媒介的受众的收看、收听需求,媒介效果等,掌握最新的理论动态,为将来从事播音主持实践和撰写科研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议教材: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陈龙学林出版社2001参考书:1、理解电视大卫•麦克奎恩华夏出版社20032、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约书亚•梅罗维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二、课程教育目标指导学生掌握当代媒介理论主要是电视媒介相关理论、了解中国当代媒介发展现状、媒介研究方法等。主要包括媒介发展概述、媒介的构成要素、媒介的定义及特征、电视文化研究、媒介研究的分类、电视文化的内涵及普遍联系、电视文化的内在特性、西方当代电视文化理论与思潮、媒介中的再现和模式化、媒介效果、媒介与受众等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媒介的功能,进一步掌握媒介研究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能够利用学过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具有初步的能力。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媒介发展概述(4学时)讲授媒介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传播媒介发展的几个阶段。要求:传播媒介的发展阶段。2、传播媒介的定义、构成要素及特征(4学时)(1)播媒介的构成要素:物体、符号、信息(2)传播媒介的定义及特征要求:重点掌握传播媒介的构成要素、定义及特征。3、从媒介研究到电视文化研究(4学时)媒介的发展:如何从媒介研究发展到对新媒介电视的研究:(1)媒介研究发展的几个阶段(2)媒介研究通常的步骤(3)媒介研究常用的方法要求:重点掌握媒介研究通常的步骤、媒介研究的分类及类型分析。4、电视文化的内涵及其普遍联系(4学时)电视文化的内涵及其与其他文化概念的普遍联系(1)电视文化的内涵(2)电视文化与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的关系(3)电视文化的特性要求:扼要掌握电视文化的特性。5、电视文化的内在特性(4学时)(1)视听符号的编码与译码(2)电视视听符号的象征、隐喻和审美功能(3)全息幻觉与画面引导(4)电视构成事件与假定性(5)“女子气”的电视要求:扼要掌握视听符号知识6、电视文化的媒介形式(4学时)(1)电视新闻文化(2)电视娱乐文化要求:扼要掌握电视文化的两种媒介形式7、西方电视文化理论与思潮之一(4学时)(1)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批评(2)葛兰西“霸权理论”要求:重点掌握西方的电视文化理论。8、西方电视文化理论与思潮之二(4学时)(1)霍尔“电视文本意义解读理论”与费斯克“多元释义论”(2)后现代主义电视文化理论(3)经验学派的电视研究及相关理论要求:重点掌握几种西方电视文化理论9、再现和模式化(4学时)媒介以什么方式“再现”世界和“模式化”的概念(1)再现的概念(2)模式化再现(3)几种再现模式要求:扼要掌握模式化再现。四、作业与考核前半部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作业,以检查对当代媒介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后半部分要求学生对各种理论进行自己的分析,结合影片和节目观摩写出媒介研究作业。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出题,根据评分标准评分。五、成绩评定平时成绩根据作业出勤率及课堂测验、讨论成绩评定。期末考试采取百分制;总成绩按照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计算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