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总线基本入门常识(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RS485总线基本入门常识[图文]1.RS485总线基本特性根据RS485工业总线标准,RS485工业总线为特性阻抗120Ω的半双工通讯总线,其最大负载能力为32个有效负载(包括主控设备与被控设备)2.RS485总线传输距离当使用0.56mm(24AWG)双绞线作为通讯电缆时,根据波特率的不同,最大传输距离理论值如下波特率最大传输距离2400Bps1800米4800Bps1200米9600Bps800米3.连接方式与终端电阻a)RS485工业总线标准要求各设备之间采用菊花链式连接方式,两头必须接有120Ω终端电阻。(如图1)简化连接可采用图2,但“D”段距离不得超过7米图(1)图(2)b)设备终端120Ω电阻的连接方式:(如图3)设备终端电阻120Ω电阻在控制电路板上已备有,共有两种连接方式.图3中为出厂时的缺省连接方式,此时控制电路板上的跳线帽插接在2~3插座位置上,这时120Ω电阻未接入。当需要接入120Ω电阻时,要将图中的控制电路上面的跳线帽从2~3位置拔下来,然后插接在1~2位置。这样120Ω电阻接入电路中。图(3)4.实际使用中的问题实际施工使用中用户常采用星形链接方式,此时终端电阻必须连接在线路距离最远的两个设备上(如图4)中1#与15#设备,但是由于该连接方式不符合RS485工业标准的使用要求,因此在各设备线路距离较远时,容易产生信号反射、抗干扰能力下降等问题,导致控制信号的可靠性下降。反映现象为球机完全或间断不受控制或自行运转无法停止。对于这种情况建议采用可以与之匹配的RS485分配器。该产品可以有效地将星型连接转换为符合RS485工业标准所规定的连接方式,从而避免产生问题,提高通信可靠性。图(4)图(5)第1日生活中,是否曾有这样的经历生活中,是否曾有这样的经历:·睡觉时不得不到门口去关卧室的灯;·家中断路器莫名其妙跳闸,弄得不得不摸黑到门口把闸再合上;·才几年,插座插口就松动了,接个灯一闪一闪的;·电视图像永远都有雪花或波纹,除非用手按着电视信号插头;·床头只有一个五孔插座,只能接个台灯,如果要再接个充电器或无绳(与台灯一样,都是两脚插头,还得另外接个拖线板。如果将上世纪90年代初的家居照片和现在的相比较,可以发现在这15年间家居风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过去,家庭装饰风格一般都会模仿酒店,奢华为主;而今天,家庭装饰更强调自然与个性,倒是高级酒店反过来模仿家居环境,越来越着力营造家的气氛。比照家庭装饰设计风格的巨大发展变化,在家庭用电环境方面,与15年前相比,却几乎没什么发展。例如前面提到的床头只安装一个五孔插座,15年前电工是这样设置的,15年后,还是这样。而像充电器、无绳等可能在床头取电的电器,都是近年才被广泛使用的,新的电器应用在过去的用电环境中,给居住者带来多种多样的不便甚至用电危险。可见,中国家庭用电环境设计,在现在的模式下,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增加的客户需求。在今后的三个月左右时间里,我们将以每天一个相关话题的形式,和各位装修业主、行业人士一起来探讨家庭用电环境的方方面面。希望能为推动中国家庭用电环境的发展,贡献出梅兰日兰的一份力量。第2日浅谈家庭用电环境发展家庭用电环境,即所处居住范围内由电能驱动或控制,结合弱电信号传输,所形成的功能环境。包括强电控制传输和弱电信号(视频、音频、数据等传输系统两大类。涉及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如断路器、可编程控制开关等;·家庭智能布线系统(如视频、音频、数据信号的分配管理,室内报警系统等;·安装系统(如电线管槽、装置架、开关插座暗盒等·终端配线系统(如面板开关、插座、地插等目前中国的家庭用电环境,可以说仍处于“基本式”家居阶段,即仅能实现电器取电和基本保护。而今后,“舒适式”家居、“智能式”家居和“透明式”家居,将是家庭用电环境的必然发展方向。“舒适式”家居包含了基本的控制元素,其目的在于为居住者提供舒适、愉悦、方便的居家环境。比如在安全方面,提供火警、防侵入警告等模块;在环境控制方面包括照明、温度、供水控制模块;在信息传输方面实现网络系统相互交互;最为重要的是,“舒适式”家居是根据业主的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量身订制的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式”家居,相较“舒适式”家居,在智能控制上更为精深。所有操作只用一部控制器,甚至无需控制器。家居环境,能根据预设程序,实现自动调节。“透明式”家居,最大的特点在于强劲的网络控制和智能监测功能。一方面用户能对整个环境自由掌握,另一方面,高智能控制系统将根据环境的变化(如室外温度、光线、室内生物位置实时调节居室处于最适宜的状态。“透明式”家居即生活在自然之中。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基本已普及了“舒适式”家居,并逐步提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