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康传播的相关知识.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健康传播的相关知识.doc

关于健康传播的相关知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健康传播的相关知识一、健康传播概述(一)传播与健康传播的概念1.传播它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进行的信息交流与分享,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行为。l988年出版的我国第一部《新闻学字典》将传播定义为:“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制作、储存、传递和接受信息等一切传播活动,研究人们之间交流与分享信息的关系的一般规律的学科。2.健康传播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它是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健康传播是一般传播行为在健康领域的具体化和深化,并有其独自的特点和规律。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二)传播要素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目的性、过程性和系统性,传播是一个有结构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由各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要素组成。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主要包含以下要素:1.传播者是指在传播过程中“传”的一端的个人(如有关领导、专家、医师、讲演者、节目主持人、教师等)或团体(如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就传播主客体而言,是传播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和媒介的控制者。2.信息与讯息信息泛指情报、消息、数据、信号等有关周围环境的知识;讯息是由一组相关联信息符号所构成的一则具体的信息,即将原始的数据、事实以文字、电讯号等具体符号表达以后的形式。3.媒介渠道是讯息的载体,传递信息符号的中介、渠道。一般特指非自然的大众传播中的电子类、印刷类及通信类传播媒介。媒介也可视为人体感觉器官的延伸。电脑则是人类“脑”功能的延伸与放大。4.受传者指在传播过程中接受信息的一端的个体或团体。大量的受传者又称为“受众”,是读者、听众、观众的总称。5.效果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情感、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反应。(三)传播模式1.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五因素传播模式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家哈罗得·拉斯韦尔于l948年提出,被誉为传播学研究经典的传播过程的模式,是描述传播现象的简便方法,对下列5个问题的回答,就已经完整地呈现了传播过程:谁(who)?——传播者说了什么(sayswhat)?——信息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whatchannel)?——媒介对谁说的(towhom)?——受传者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传播效果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又称5W模式)如下: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效果2.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l954年,美国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WiburSchram)用双向传播模式将传播过程描述为一种有反馈的(指传播者获知受传者接受信息后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信息交流过程。这一传播模式强调传受双方都是传播的主体,在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角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人在发出信息时是传播者,而在接受信息时则又在扮演受传者的角色。二、人际传播(一)人际传播的概念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直接信息沟通的交流活动。这种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完成,但也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进行,如动作、手势、表情、信号(包括文字和符号)等。人际传播可以分为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传播三种形式。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形式有交谈、访问、劝告、咨询等。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传播形式有授课、报告、讲演、讲座、培训等。群体之间的传播形式有会谈、座谈、讨论等。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小群体中进行的小组讨论也属于群体传播。(二)人际传播的特点1.人际传播一般不需要任何非自然媒介,简便易行,不受结构、媒介、时空等条件的限制,可以比较随意地进行。2.就传播活动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而言,在人际传播活动中,交流的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在人际交流的过程中,交流双方或多方都在不断地交换着自己的传受角色,不断地接受信息和发出信息。3.人际传播有益于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可以根据受传者的接受情况、接受者的反应等来随时调整传播策略,充分运用和发挥传播技巧。4.与大众传播相比较,人际传播的速度慢,信息量相对较小,在一定的时限内传播信息覆盖的人群数量远不如大众传播。(三)人际传播的基本沟通技巧1.说话技能讲话者首先要让对方能听懂自己的话,理解自己的话。讲话人与听话人应该具有“共同的经验范围”。如果对一个不懂医学的人讲话使用了很多的医学术语,对方理解不了医学术语的含义,讲话的人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讲话者应注意速度,掌握讲话的节奏和音调高低,避免平铺直叙。2.问话技巧提出问题应是在人际交流的合适时机。问话要有所间隔,不给对方造成紧张和心理压力;提问要明确和简练,要求回答者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回答名称、数量、时间等